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刘伯温的悲剧:自知“疾恶太甚”仍“口无遮拦”

http://www.newdu.com 2017-09-02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朝至顺年间(1333年)进士,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由于为人清廉正直,仕途颇为坎坷。这是一个奇人,长相就很奇特,远远望去,简直一副“虬髯客”模样,一脸络鳃胡子,身材修长而魁梧。
    
    网络配图
       他的风格也很奇特,《明史》说他“慷慨有大节,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更奇特的是他的学问。可以说是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未卜先知的本领。民间传说,刘伯温的“推背图”,神乎其神,并非全是小说家言。《明史》说:“世所传为神奇多阴阳风角之说,非其至也。”所谓“非其至”,意思说这并非他的强项,他的强项在于治国平天下的韬略。无怪乎当时的四川名人赵天泽品评“江左人物”时,首推刘基,赞誉为诸葛孔明再世。
    朱元璋打下浙东,仰慕刘基的才学,与宋濂、章溢、叶琛一起被召往身边,并称“浙东四先生”。刘基一到,就条陈“时务十八策”,非同凡响;以后又向朱元璋提出平定群雄的谋略—先图陈友谅,后取张士诚,再北伐中原,以成帝业。朱元璋对他几乎言听计从,甚至国号大明,也是他的主意,以明朝取代元朝,寓意以明克暗。
    由于他是浙东人,受到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的排挤。明朝初年大封功臣,李善长封为韩国公,岁禄4000石;刘基只封为诚意伯,岁禄240石;李善长官居左丞相(中书省第一把手,即首相),刘基不过是御史中丞(御史台副长官),没有多大实权。
    朱元璋倒是一如既往地信任他,视为心腹,每次召见刘基,便屏退左右,长时间密谈。刘基也为知遇之恩而感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前在战争时期,每每遇到急难,他勇气奋发,当机立断,人莫能测。现在太平了,刘基所谈大多是帝王之道。朱元璋洗耳恭听,从不直呼其名,而叫他老先生,我的子房(张良)。
    朱元璋对于淮西集团势力膨胀有所不满,厌恶李善长,想另择左丞相人选。这种重大人事变动,是绝对机密,只能和他一向信赖的刘基商量。刘基一听皇上要撤换李善长,立即表示反对。于是君臣之间有一场推心置腹的对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