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高丽,山东也是出了大力的,换句话说,山东的老百姓压力最大。在610年炀帝决定扁高丽时,他就已经下诏在山东置府,命令此处养马,到时候供军队役使。如果是在丰收的年份,出点力,出点钱,当然也不是什么难事。都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有人出人,有粮有粮,粮食总得用车运吧,于是皇帝一声号令,百姓们纷纷响应。不过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运粮牛车没有能返回,无法及时耕种,结果田地荒芜的现象多得很。更倒霉的是山东河南本年发大水,三十多郡县都被淹了。黄河河道又堵塞,河水逆流,不要说上交给国家,百姓们就连自己活命都成大事。  网络配图 官吏们不管百姓死活,贪狠暴虐,借机鱼肉百姓,上下通吃。摆在百姓们面前就是两条路,第一,安分守已,继续挨饿,最终死去,第二条,抢劫掠夺,吃上几天饱饭,然后死去。人都有生存本能,已经活不下去了,造反也就极为正常。 各地民变纷纷,邹平的王薄,平原的刘霸道,阿舅贼刘霸道,漳南窦建德,高士达等人纷纷举起了义旗。尤其是窦建德,更是在隋唐之际大展雄风,不过,在最初的这些力量里,在朝廷和百姓眼里,最可怕的不是他们,而是清河人张金称,为什么这么说? 各种力量各有优势,要不就是有点文化,如王薄,很有头脑,看着一批批百姓有去无回,他创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引起百姓共鸣;要不原来就是强盗集中的地方,如豆子航的刘霸道,世代为官,资产丰厚也趁机发难,要不就是民众推举,德高望重者如窦建德,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样的,张金称虽然是个农民,却也猛勇侠义,在本地有一定声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