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对《史记》中“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相机灌输”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提出“在秦始皇陵地宫深处,存在着13000多吨水银,几千年来它们还在 不断地流动着”。可是,对这13000多吨水银的来源,是难以解释的。史书记载,在四川,以出产水银着称的涪陵汞矿,一直到明清两代,进贡朝廷的汞每年只 有300多斤。 ![]() 网络配图 要在秦始皇陵地宫中灌进13000吨水银,按照明清时期朝贡数量估算,得生产9万多年才能满足要求。另一方面,如果在几十米深处的地宫有 13000多吨水银,那么它在封土堆表面形成“污染圈”的汞含量,就可能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特高数值。即使我们将地宫中的水银压低到200吨,也得生产 1300多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