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当年曾这样评价巴黎:“只有法国才有巴黎,在这个城市里,欧洲的文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里汇集了整个欧洲历史的神经纤维,每隔一定的时间,从这里发出震动世界的电击。这个城市的居民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们不同,他们把追求享乐的热情同从事历史行动的热情结合起来了。”这是对巴黎的城市文化和市民精神的综合评价。 城市大戏的“戏景”与“演员” 其实,我们上海也有类似的优质城区。以最能展现上海历史文脉的徐家汇为例,它是上海典型的商业中心,汇集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商业品牌,未来还会有“徐家汇中心项目”和商圈的空中连廊。同时,徐家汇又富有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还保存着明代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墓地,以及西方基督教文化影响上海的众多历史遗迹(如圣依纳爵大教堂、观象台、大修道院、女修院、藏书楼、南洋公学、土山湾旧地等);此外,徐家汇遍布各种文化设施和机构,到处是名人故居(如宋庆龄、巴金、柯灵、张爱玲等)和历史建筑,深具人文情怀和爱国主义的启迪教化功能。应当说,徐家汇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原生态格局极其独特的优质城区。 如果借用瑞士著名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作为艺术品的国家”的说法,欲把上海打造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之城”,那么,就徐家汇而言,必须花更大的力气,将城区发展视为系统工程,将各种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 人们创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城市的历史文化也陶冶着城市人的精神。所谓的“都市生态”和“人文之城”的大戏就是靠城市的历史文化“戏景”与市民“演员”的会心默契来实现的。笔者衷心祈愿,在勾勒申城发展蓝图、编修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时,不仅要保护历史风貌、延续城市记忆,同时要花大力气培育、丰富和深化健康、长效的都市生态,将上海真正建成一座名副其实的“人文之城”! (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