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不懈的奋斗: 孙中山一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团结报 尚明轩 参加讨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呢?孙中山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同一政治概念,说“民生主义者,即社会主义也”。又说“民生主义便可说是社会主义的本题”。在他晚年,又一再声称:“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国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范围,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和人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问题”。孙中山说:“民生主义的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生产”。他的三民主义的意思,就是“国家为人民所共有,政治为人民所共管,利益为人民所共享”。即“人民对于国家不只是共产,一切事权都是要共的。这才是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这里,孙中山正确的了解了中外古今的社会主义理想的共同特征,即“共产”。也就是说,实行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权和分配的平等,特别是实行“土地共有”和“资本共有”,即主宰国家经济命脉的土地、森林、矿山、铁路、电气、邮政等部门和主要企业的国有制。在这一基础上实行“分配之社会化,就是合作社”,以消灭商人的垄断。他认为民生主义“不但是最高的理想,并且是社会的原动力”,通过它,“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人类才可以享很大的幸福”。这仅就上述理想本身而言,应该是高出于中外乌托邦的理想。其中实行共有制,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行社会主义理想的必要条件,尤为中肯确切,他所提出的以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来决定能否实行社会主义的论点也发人深省。
    如何实行社会主义呢?孙中山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只提出一种毫不合时宜的剧烈办法,等实业发达后以求适用,而应用一种思患于未然的预防的办法,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贫富不均的大毛病。他主张分阶段解决经济问题,改良社会。应该说,这一想法也是颇具匠心和具有卓识的。
    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发展工业、对外实行开放、充分利用外资和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等观点。主张“主权在我”的前提下,利用外国资本、人才和方法,来促进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外国的资本主义造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并且,可以成为中国和世界的两种经济能力“互相为用,以促进将来世界之文明”。他把引起外资比喻为“水之就壑”,也就是水到渠成,势在必行。
    在实际行动中,孙中山也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积极的努力。他在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回国时,专门带回了多种欧美最新的社会主义名著,准确要“广为鼓吹”,大加宣传。同年之底,孙中山在上海与社会党本部长江亢虎谈话中,宣传自己是“完全的社会主义家”,表示对社会主义必“竭力造成之”,“余意必广为鼓吹,使其理论普及全国人民心目中。至于方法,远非一成不变者,因时制宜可耳”。1912年4月1日,他卸职临时大总统的当天,在南京对同盟会员做《民生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讲演时,声明他“解职不是不办事,解职以后尚有比政治紧要的事得着手。”这要紧的事,便是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又说:改造中国,不是仅仅把中国造成一个极强大的国,与欧美诸国并驾齐驱,而是要经过社会革命,消灭国中贫富悬殊。这就要“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此防弊之政策,无外社会主义。”这篇演说词,则是比较全面叙述了孙中山的社会主义观点。
    尤其应当特别注意的是,1912年10月14日—16日,孙中山应中国社会党邀请,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工人阶级最集中的上海,连续三天的下午演讲社会主义的流派和方法。他这一专题演讲,不仅向社会党人,而且向各行各业群众宣讲社会主义,首日到会听众是1600余人,次日增至2000多人,第三日则高达3000多人,各界人民争先恐后地蜂拥齐集到中华大戏院会场听讲。在讲谈中,孙中山对社会主义发生的历史原因、流派、斗争前途以及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孙中山以他丰富的知识,博采兼收,糅合中外,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义规划,并表示其在政治革命之后和平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决心。这是孙中山一生宣传社会主义最多时期的一篇重要论述。此后,在1924年8月3日—24日间,他在广东高等师范学堂礼堂所作前后四讲的民生主义演讲,则是孙中山涉及宣传社会主义最后的一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