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指导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体现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各个方面。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下大气力、下苦功夫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掌握真谛、融会贯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是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落实到如何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问题。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没有能够准确反映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反映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优秀成果、能够经受逻辑和实践检验的学科体系是不行的。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着力构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以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为支撑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础学科以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新闻学等学科的建设,形成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要抓好教材体系建设,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的深入研究,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