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战役 平壤战役结束后,虽然叶志超因为望风而逃被清廷斩首,而后来的许多历史研究者都认为其逃跑和平壤战役的失败不无关系,但其实,从具体的战争情况看来真的是这样吗,本文的笔者提出了两点证据证明其逃跑避免了清军的全军覆没。但他也认为,叶志超被斩首也是罪有应得。 战后,很多人将战败的责任归结为主帅叶志超的失败主义,认为是他主动放弃了平壤。但笔者认为,从当时的具体情况看,叶志超的撤退主张,不仅不是有害于战局,反而是使平壤清军避免了全军覆没的厄运。证据有二: 其一,清军弹药严重匮乏。 从日军缴获的战利品清单上可以看出,平壤清军拥有7厘米克虏伯野炮4门,7厘米克虏伯山炮12门,小口径克虏伯山炮13门,加特林散发炮4门,加特林多管炮2门(应称加特林6管枪)。表面上看,清军火力不可谓不强。但是,清军所剩余的弹药仅有7厘米炮弹633发,平均每门炮不足40发,如果连续战斗,坚持不了半小时;小口径炮弹207发,平均每门炮不足16发,约可坚持10分钟;各式步枪子弹56万发,以清军仅有1万人计,每人分到的子弹不足60发,即使算上清军随身携带的弹药,每人也不会超过100发。而当时后膛单发枪的射速也绝对超过了每分钟5发,更何况清军装备了大量先进的后膛连发枪。也就是说,如果清军坚持不退,以当时清军所拥有的弹药论,无论如何也坚持不了半天。 而一旦弹药耗尽,平壤清军的下场一定会比逃跑更为悲惨。叶志超后来称“至十六日夜,枪炮子弹粮草均无,若不且战且行,全军皆无。” 由此看来,殆非虚言。 其二,日军占据地利。 日军主力聚集城北,不仅切断了清军后路,更占据了平壤城的制高点。这样,平壤清军不但不可能从后方获得后勤补给和增援,甚至一举一动都在日军的掌握之中,日军居高临下,具有战术优势。且日军补给线通畅,即使一时陷于弹药粮食不足的境地也不必紧张。在此情状下,日军日强而清军日弱,如果清军坚守不退,不亡何待? 笔者并不是要在此为叶志超翻案,叶志超在逃回辽东后被罢职定罪,实在是罪有应得。总的来说,其罪亦有二: 其一,叶志超身为统帅,错误判断敌情,在布置防御时重南轻北,正中日军圈套,致使北门要地失守,全局败坏。其实在平壤战前,驻平壤的清军将领就已经知道了日军登陆元山并准备合围平壤的消息。 但以叶志超为首的平壤诸将认为,这支日军仅是一支牵制性部队,其目的在于威胁平壤后路,而进攻平壤的日军主力仍将来自南面大路。故他们屡请调兵填防后路,而不着意于加强平壤城北的防御力量。 其二,叶志超虽然明智地做出了撤退的决定,但却没能组织好撤退行动,结果清军在撤退时“恍似惊弓之鸟,不问路径,结队直冲……进退往来,颇形拥挤……放炮持刀,混乱砍杀……自相践踏。”以至“死尸遍地,血水成渠,惨目伤心,不堪言状。” 据日方统计,此夜清军死者达1500余人,被俘489人,伤亡约占平壤清军总数的六分之一。由是观之,叶氏无能,罪不容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