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寨之战 高楼寨之战交战双方人员非常复杂,除了捻军和清军僧格林沁部外,太平军——准确地说,应该是太平军残部——也参与其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太平军、捻军方面 捻军统帅是安徽涡阳雉河集北张大庄农民张宗禹。张宗禹半路出家,1852年参加捻军起义,跟随捻军领袖张乐行当师爷,负责文墨,咸丰六年(1856 年)正月初,捻军雉河集会盟后,张宗禹已经是领正黄旗兼领镶黄旗,随张乐行转战淮北、淮南。经过多年的战斗实践考验,成长为一个具有优秀军事素养的领袖。 1864年11月下旬,太平天国遵王赖文光、淮王邱远才两部太平军二三千人,于鄂北地区与张宗禹、任化邦等部捻军二三万人汇合,其他一些被打散的太平军、捻军也陆续前往集中。接着,他们在豫、鄂边境进行合并和改编,组成了一支集中统一的新捻军,张宗禹,任化邦共推赖文光为最高领袖。赖文光沿用太平天国的年号和封号,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李允为魏王,牛宏升为荆王,张禹爵为幼沃王。 高楼寨之战重新改编的新捻军沿用捻军编制,仍以五色旗区分,下分大旗、小旗。军事上根据捻军骑兵较多和北方地势平坦等特点,决定易步为骑,加强部队的机动能力。这些组织起来的新捻军使高楼寨之战交战双方力量悬殊拉近了很多,增强了捻军在这次伏击战的信心与勇气。 清军方面 清军方面,与捻军作战的主帅是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26世孙,科尔沁左翼后旗第10代札萨克,科尔沁左翼后旗札萨克多罗郡王,博尔济吉特氏,晚清名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后旗双胜镇)人。他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道光五年(1825年)袭科尔沁郡王爵,历任御前大臣、都统等职。僧格林沁从小受到系统的军事教育并在军队中成长,属于高级职业军官,当时深受清政府器重。掌管的是主要蒙八旗。1858年5月,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英法联军战斗中是清政府军中最有战斗力的。 1864年12月初,僧格林沁亲督翼长恒龄、成保及副都统常星阿等部进抵湖北枣阳,旋即而进。12月7日,赖文光等督军败僧军于襄阳,然后挥军北上,进入河南邓州(今邓县)境,后来在邓州西南的唐坡等地全面重新部署兵力。而清军当时也分左,中,右三路发动进攻,捻军首先击败清军右方部队,然后从后面侧面袭击清军中,左两路兵力,大败僧军。这时清军的兵力大大被削弱,大大拉近了高楼寨之战交战双方力量悬殊这一弊端,僧格林沁却一路紧追,捻军从中大破清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