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党史 >

延安时期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经验

http://www.newdu.com 2017-09-20 光明日报 张晓萌 参加讨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强调指出,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回顾历史,我们党创办高等教育起步于革命时期,面对民族危亡,中国共产党富有远见卓识地在硝烟战火之中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延安女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一批高校,为中国革命培养造就了一大批能堪重任的“民族脊梁”。陕北公学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典型代表,体现了党早期创办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方针。回顾和研究这段历史,对于深刻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坚持革命教育方向:为民族解放事业服务
    1938年,毛泽东曾亲笔为陕北公学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4页)陕北公学是为民族解放事业而生,反映了党的早期高等教育将唤起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方针同培养优秀领导干部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汇聚广泛革命力量等特点。
    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教育上的国防准备,都是救亡抗战的必需条件,都是不可一刻延缓的。”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的陕北公学把直接服务于抗日救国作为主要办学目标。为此,陕北公学开设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如在普通班开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社会科学概论》《游击战争与军事知识》和时事演讲等课程。以“毕业上前线”鼓舞和激励学生无条件服从抗战和革命的需要,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自1937年至1939年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陕北公学培养了6000多名干部,“分布在全国各个战场、各条战线,在革命战争的烈火中,在群众运动的激流中,锻炼成长”(成仿吾:《战火中的大学:从陕北公学到人民大学的回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9页)。
    1939年7月9日,毛泽东在对陕北公学即将奔赴前线的毕业生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到“三个法宝”,即统一战线、游击战争和革命中心的团结。可以说,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也是陕北公学的办学目标之一,“陕北公学是一所统一战线的学校”。一方面,陕北公学接纳不同阶级、不同党派的爱国青年,以科学理论和方式教育他们。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想方设法截留和阻拦来陕北公学的青年,中央决定在交通更加便利的关中分区创办陕北公学分校。另一方面,陕北公学呼吁男女平等,重视妇女在革命中的作用。学校设立女生队,教授同样的课程,同时鼓励妇女参加革命文艺作品创作与表演,使她们成为中国革命的一支重要力量。
    坚持群众路线,通过民众教育和文艺宣传等扩大教育受众面,是陕北公学为民族解放事业服务的重要经验。其一,开展群众路线课程学习。陕北公学教育计划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民众运动》,以民众教育的方式团结大多数人,坚持群众路线,教导学员开展民众运动。其二,培养对人民群众的革命感情,除参与军事训练、理论学习外,陕公学员积极参加建校劳动和农业生产劳动,“锄头和土地石子发出铿锵的和谐的合奏”(《陕公生活》,读书生活出版社1939年版,第6页),提高生产实践能力,培养同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其三,以正确的理论武装群众参加抗战运动。学员广泛地开展动员群众工作,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凝聚群众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陕北公学还在延安成立了陕公剧团、陕公文工团,在枸邑分校成立了陕公流动剧团。这些革命文艺社团先后创作和排练了《放下你的鞭子》《送郎上前线》等优秀剧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和热爱,提高了群众的思想和阶级觉悟,收到了良好的宣传和动员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