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题: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写在《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出版之际 新华社记者周玮 近日,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支持和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首批图书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由著名学者、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担任主编,延请德高望重的大家耆宿担当顾问,众多专家参与编纂,遴选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经典,萃取精华、赋予新意,深入浅出地进行解读,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立足学术、面向大众的古代典籍普及读本。首批10部包括《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管子》《孙子兵法》《史记》。 激活经典、融入当下,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当代读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针,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2017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部署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战略任务。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共识度越来越高,古籍整理成果显著,文史类图书畅销,传统文化类节目热播。《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的出版恰逢其时。 在当下传统文化读本品种繁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主编袁行霈指出,我们的目的就是激活经典,让经典的生命力绵延下去。“激活经典,熔古铸今,立足学术,面向大众”,是编委会在工作伊始就达成的共识。 如何连通古今、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最难的一关,也是最需要的一环。《百部经典》编纂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当代眼光审视和解读古代典籍,把那些具有代表性、富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经典选取出来,寻求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深度契合点。“阅读古典要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层面上,浸润人的心灵。所谓深度契合,就是不给古人贴标签,不能生硬对接,而要以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和智慧,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提高治理国家的水平。”袁行霈表示。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百部经典》既追求学术上的高水准,又力求古为今用,让优秀传统文化贴近现实生活,融入课堂教育、走进人们心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