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闻名的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所在地山西省应县,这座北方的小县城只有8万人口,城区内多数为三至五层的小楼房,几乎在城区的各个方向都能一眼看到高高耸立的木塔。在木塔下长大、与木塔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应县人对塔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留下很多故事。 塔乡儿女木塔情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好地诠释了木塔与应县人密不可分的关系。几位应县人告诉记者:“应县人一生下来就开始听父母讲木塔的故事,这是‘听塔’;学会走路后先是自己去‘看塔’,然后‘登塔’;长大后,继续跟别人讲木塔的故事,这是‘说塔’;成了家还要请一个塔模型回家,这是‘敬塔’。” 很自然的,应县因为木塔得了“塔乡”的雅号,应县人出于对木塔的崇敬之情也常自称“塔乡儿女“。木塔之于应县,就好比天安门之于首都北京,双塔寺之于太原,是一种标志。来到应县,在大街小巷处处都能看到张贴木塔的图片。 应县人更是三句不离木塔,就连日常生活也和木塔关联起来。据当地人说,以前在应县年轻人比勇敢都以登顶木塔而论。木塔五层屋顶有一南向的小门,本地人称之为“南天门”。从南天门出去,脚下就是塔顶的瓦楞斜坡,坐在那里揽胜颇有如入九天云外之快感。所以,应县的年轻人都以敢出南天门为勇,出了南天门就有了骄傲和吹牛的资本。现在,木塔已经不允许登临了,应县人心中留下的想必是遗憾和向往。 登塔奇人孙建青 应县人和木塔的故事是当地人最津津乐道的。50多年前应县人孙建青取下木塔刹尖,成为应县当地登上塔刹的第一人。 木塔塔刹高14米,由6部分组成,从下到上依次为砖砌的双边莲花盆、形似铁锅的仰莲、外观如笼屉的铁制复钵、两铁片交叉穿成的圆形相轮、月芽形的铁制仰月、一串铁制的宝珠,由一根铁柱从上到下穿在一起,顶端就是安在铁柱上的铜刹尖。 1952年夏季,正当年轻的应县中学体育教师孙建青,来到当时因举办物资交流会而人山人海的木塔,很快同一伙青年人登上木塔出了南天门。他的任务是要把红旗插到刹顶。孙建青不仅登上塔刹顶插上了红旗,而且将塔尖的14斤重的铜刹尖取了下来,在交流会上展览数日后又放回原处。 此后,不管是当时在场的还是听人传颂而得知此事的,都称孙建青为“奇人”。 十年守塔“犟”杜福 如今跟木塔结下不解之缘的应县人更是有增无减。原应县木塔文物保管所所长杜福便是其中之一。今年58岁的杜福自1992年来到应县木塔文管所,在木塔整整工作了10年,见证了木塔的这一段风风雨雨。 木塔的神奇他见过,亦为之折服。2001年6月29日,应县刮起了大风,能见度不足10米,全塔上下96个风铃大幅度摆动,大风持续了半个小时,把塔前东边的一棵大槐树连根拔起。但是木塔却未被损坏。第二天进塔观看,只见最上面有几块在1974年修塔时塞进去的木板被刮了下来。 可是他不迷信木塔的“神圣”。1997年11月5日晚9点左右,木塔附近的居民突然发现木塔三层有一团亮光。多年来,应县人对木塔放佛光的传说多深信不疑,都争相告知:“木塔放光啦!”。后来,就在三层放光的地方,工作人员发现了一把管理人员遗忘在那里的电镀椅子。杜福就此对这次放光给出了较为科学的解释,他认为光乃是电镀椅背与施工场上的探照灯形成折射而发出的。 但是,就因为解释,应县人对杜福牢骚满腹,认为他“亵渎”了木塔的神圣,尽管如此,杜福依然坚持他的看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