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1876年-1916年),原名为约翰·格利菲斯·伦敦,美国着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着名的有《野性的呼唤》《海狼》《白牙》《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优秀短篇小说《热爱生命》《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马普希的房子》《沉寂的雪原》等。 杰克·伦敦之死至今是个谜。1916年11月21日星期二,杰克·伦敦计划第二天去纽约,而且打算中途绕道去看看芝加哥赛牲会,买一些良种牛,但是那天晚上他却服用了过量的吗啡死去了。 他桌上有个本子,上面写了些计算药量的数字。那时他患着尿毒症,但医生认为把尿毒症看做他的死因是不能叫人信服的。那么只有两种解释:自杀,或是计算药量错误。从他白天的安排来看,不像是自杀;但那么重要的药量计算竟也会出错也叫人难以接受。 有人说他是累死的,因为过于劳累,所以体质日益下降,当他喝了少量吗啡后,竟然支撑不住而倒下了。从以下资料便能看出,他确实很累。 杰克·伦敦24岁开始写作,去世时年仅40岁。16年中他共写成长篇小说19部,短篇小说150多篇,还写了3个剧本以及相当多的随笔和论文。这些作品,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又异常广阔的世界:那荒凉空旷又蕴藏宝藏的阿拉斯加,波涛汹涌岛屿星罗棋布的太平洋,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线,形形色色的鲜活人物,人与自然的严酷搏斗,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不说要写下这么多的文字,就是为了寻找灵感,而去外面世界采风的过程,也是很累人的。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对于谁都是一件挺累的事。 但是,仅仅说累,对于杰克·伦敦来说,这还不是最累的,因为还有比这里更累的时候。因为他来自“占全国人口十分之一的,贫困不堪的底层阶级”,在一个既无固定职业,又无固定居所的家庭中长大。所以,艰苦的日子几乎时时陪伴着他,自幼当童工,漂泊在海上,跋涉在雪原。因为贫困,杰克·伦敦小学毕业后便去工作,10岁左右就开始做报童和罐头工人,在街头斗殴中练就了一身本领,成了小流氓头。他最喜欢的活动是驾驶船只。13岁时他曾经只身驾驶小船,穿过暴风雨中的旧金山湾,别人几乎难以相信,可那是事实。在一家电气公司,经理让他一天干活13个小时,没有星期天,把他累的死去活来。那个时候,他都没有累倒,何况后来,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呢,因为他后来不但买了别墅,还购了轮船。 也有人说,他是因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突然感到精神空虚所致。因为他可以忍受痛苦和磨难,却不能面对快乐和舒适。 成名之后的杰克·伦敦陷入了金钱的泥沼,写作粗制滥造,批量复制了一些低劣之作。他的生活也充满了堕落气息,在购置游船、建造豪华别墅中,打发着内心的无聊。而这无聊增长到极限,死亡便成了唯一的选择。杰克·伦敦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40岁的生命。这一结局,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也是对空虚生活的一种否定,更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永远被悬置的发问。杰克·伦敦用死亡的方式背叛了他的成功。 杰克·伦敦这样写道:“当生活变得又痛苦又让人厌倦的时候,死亡就会前来哄你睡去,一睡不醒。”杰克·伦敦用作品和自己的人生经历,揭示了这样一重悲剧,即一个人在困境的时候,可以靠梦想坚持下去,而一旦走出困顿获得成功,生命的意义便成为一个问题。苦难可以使人的内心很强大,而成功却能够毁灭一切。 不过,也有人说他是因为家庭与生活的不如意,才选择自杀的。因为那几年的生活越来越令他烦恼。他和妻子离了婚,却发现新的妻子跟原来的妻子具有同样的毛病,而他钟爱的女儿却爱着母亲,和他疏远。朋友们因为财富而背叛他。他新修的别墅“狼舍”突然被火烧掉了,给他带来了大笔债务。他种植的四十万株树苗全部死去;他牧场的良种马和猪牛羊也陆续死光了。他心力交瘁,引发了疾病,其中最困扰他的是尿毒症。心理上的极端孤立,生理上的巨大痛苦使他借酒浇愁,越来越沉湎在酒精里,难以自拔。也许他那天晚上感到太疲倦,太需要解脱,于是就用吗啡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不管杰克·伦敦是不是自杀身亡的,他毕竟已经去了。但是,他的死却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思考:怎样走完自己的一生,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