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进:广义系统内的嫁接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就同一被试提供的文本而言,CRⅡ比CRⅠ的篇幅明显扩增的有14份,明显缩减的仅1份,两者基本持平的14份。部分文本的扩增是系统内嫁接的结果,更多的则表现为系统外引进。我们把再现中新创或引入系统外细节的过程称为“引进”(Importation)。表4提供的是部分引进细节的案例。 表4:故事再现中细节引进的案例
表4之外,我们还可以从CRⅡ中析出大量的例证,以说明引进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故事背景的进一步交待。 在故事的开头交待背景,是故事讲述者惯用的方式,但源故事系统中的背景材料却很简省。被试引进的故事背景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时间是遥远的从前;地点是偏远的乡村;主人公是心地善良的老人或儿童;主人公的生活是贫穷的。 2,原有细节的展开。 源故事中的一些定量的细节在再现时可能会减弱或遗失,如故事发生的地名、主人公的姓名、明确的数字等,但许多定性的细节会得到展开,原本简单的人物行为可能衍生出许多丰富的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倾向于更加夸张,并且可能多次反复。 3,不完整细节的闭合。 一些于情于理不够完整的细节,需要进一步“闭合”[12]以使它在再现故事中显得更加完整。这种故事再现中的闭合倾向“归因于实验对象使其经验尽可能完整、前后一致和有意义的迫切愿望。”[13] 利用系统外素材进行闭合的过程就是引进。以“恶作剧”场景的闭合为例,源故事系统中没有对恶作剧的具体场景进行说明,但在CRⅡ中,许多被试对恶作剧的即时后果作了更细致的描述: CR10:士兵们看见老婆婆紧张的样子,开心地哈哈大笑。 CR14:大家都哈哈大笑,不相信洪水会来,以为只是老婆子的恶作剧。 CR5:兵士们看她惊惶失措的样子,得意得哈哈大笑。[14] CR15:话说城门官这边,眼见老太婆这种狼狈之相,当然是笑得前仰后合。 以上各种形态的“哈哈大笑”显然是对恶作剧行为的一次合理化补足,也即闭合。 4,与价值观念相关的细节的引进。 许多原本没有道德评判的故事,可能经过某一次讲述,具备了教化倾向。这种倾向未必是下意识的,但它的介入必然会导致与价值观念相关的细节的引进。本实验的源故事系统基本上没有涉及道德问题,但CRⅡ中的部分文本却带有明显的道德评判倾向: CR16:一路上,他们看到了倒塌的房屋,死去的手中还攥着金子的县官,溺死的大批人群和马驴。 CR8:县城里有一个坏恶霸地主,他勾结了县官,弄得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CR1:镇上住着一个老妇人,她很善良,常常救助一些小动物。 CR17:从前,有一双姐弟,两人家里非常贫穷,但却有着善良的心。 CR18:有一对姐弟,相依为命过着清苦的生活。尽管自己的日子过得紧巴巴,平时却处处与人为善。 CR19:姐弟俩非常善良,每当有吃不完的饭团就扔进狮子口中。 CR14:姐姐转告了厨房里的人,叫他们一块逃命去…… 在这里,老人与儿童总是善良的,她们应该得到救助;县官与地主总是贪恶的,他们应该遭遇灾祸。这种社会教育的传统价值联想刺激了部分细节的引进,如CR8的文本中就加入了许多善恶斗争的细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