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曾经的中国领地--西伯利亚全景1

http://www.newdu.com 2017-11-11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西伯利亚是俄罗斯境内北亚地区的一片广阔带。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迄太
    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与中国、蒙古和朝鲜等
    国为邻,面积
    1276
    万平方千米,除西南端外,全在俄罗斯境内。
    也有人将北
    冰洋同太平洋水系分水岭作为其东界(以东称远东区)。东西长约
    7
    ,
    000
    多公
    里,南北宽达
    3
    ,
    500
    公里,面积约
    1
    ,
    000
    万平方公里。
    西伯利亚
    ——
    更象
    是一个形象的区域范围而不是一个地理名词。整个乌拉尔山以东,整个亚洲大
    陆的北部,很多人,特别是外国人,通常叫做西伯利亚。那些从来没有到过这
    里的人,对于这一广阔的区域
    ——
    城市、森林、海洋、江河、湖泊和沼泽,有
    一种成见,总是把它和雪域、严寒、空旷、野蛮联系起来而实际上西伯利亚是
    形式多样的。可根据某些条件将其分为一些区域:西部和北部西伯利亚,阿尔
    泰,图瓦,哈卡斯,萨彦和外贝加尔地区,雅库特,甚至最北面的一部分也可
    以列入西伯利亚。从西至东七千公里,从北至南三千五百公里,
    1000
    万平方公
    里,几乎相当于
    20
    个法国的面积
    ——
    这就是西伯利亚!
  
    依照自然条件,可分为
    3
    个主要的地区西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介于乌拉
    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地势低平,沼泽宽广,平均海拔
    120
    米,主要河流有
    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中部为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起叶尼塞河西北角的普托拉纳
    山,
    东达勒拿河流域,
    平均海拔
    300
    ~
    500
    米,
    高原面破碎;
    南部和东北部山地,
    包括切尔斯基山脉、上扬斯克山脉、贝加尔诸山、东西萨彦岭、阿尔泰山(西
    北段)等。西伯利亚地处中高纬度,气候寒冷,北半球的两大
    “
    寒极
    ”
    (上扬斯
    克和奥伊米亚康)均位于此。大陆性气候显著,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冬季寒冷
    漫长,夏季温和短暂。年均气温低于
    0
    ℃。东北部雅库特地区的绝对低温是-
    70
    ℃。降水时空差异明显
    ,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
    100
    ~
    250
    毫米,针叶林地带
    500
    ~
    600
    毫米
    ,阿尔泰山地达
    1000
    ~
    2000
    毫米
    。
    75
    %~
    80
    %的降水主要集
    中在夏季。植被有苔原、森林沼泽、泰加针叶林、森林草原和无树草原等。自
    北向南有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带。河流多流入北冰洋,大
    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及勒拿河等。

    贝加尔湖是世界蓄水量最大和最深的淡水湖。永冻土和冻土广布。针叶
    林占全区山地面积
    60-70
    %。多皮毛兽。西伯利亚自然资源丰富,矿藏有石油、
    天然气、煤、金、金刚石等,各类资源分布比较集中,而且大型矿床较多。
    水
    力资源蕴藏量占全俄一半以上。
    这是一片富饶而尚未充分开发的土地。三个世纪前俄罗斯科学家
    ——
    教育家米
    哈伊尔
    ·
    罗蒙诺索夫曾经预言道:
    “
    西伯利亚将会促进俄罗斯的强大
    ”
    。这里蕴含
    着丰富的天然气、石油、黄金、金刚石、木材、皮毛、野生动物、鱼类和清洁
    的淡水,在许多大河上建有世界上最大的发电站。总的来说西伯利亚的一切都
    是规模宏大的: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阿尔泰山区具有特别大的吸
    引力。本区的象征是捷列茨科耶湖。当地的居民称其为金湖。这一地区很受徒
    步骑行者、水上运动爱好者、滑雪爱好者、登山爱好者、骑马爱好者的欢迎。
    沿卡童河、巴士卡乌斯河、丘雅河、丘梅什河又可以考验坚韧性和勇气的复杂
    的水路。登上阿尔泰最高峰别鲁赫山(
    4056
    米)被认为是很值得骄傲的事。离
    麦日杜列钦斯克不远的绍里亚山地铺设有高山滑雪道。在广阔的原始森林里隐
    藏着神秘的普托兰纳高原
    ——
    中西伯利亚高原最高的部分。
    “
    普托兰
    ”
    在当地居
    民
    ——
    埃文基人的语言里的意思是
    “
    峭岸湖王国
    ”
    。
    深达
    1000
    米的谷地截断高原
    形成了湖泊。站在最高点
    ——
    卡缅山上,方圆几百公里尽收眼底。水流沿着陡
    峭的谷壁倾泻而下,形成了串串瀑布。
    对于北方的土著居民来讲,鹿永远是最珍贵的财产。可以骑着鹿或者套在
    雪橇上行路,可以用鹿的皮毛缝制衣服和鞋,也可搭盖帐篷
    ——
    当地居民的房
    子,而鹿肉几百年来一直是北方人的主要食物。
    人口约
    4000
    万。
    俄罗斯人占
    80
    %以上
    ,
    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约占
    5
    %,
    其他有科米人、西伯利亚地区国土总面积约
    655
    万平方公里,约占俄罗斯总面积的
    38.4%
    。这
    一广阔的地区被称为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俄罗斯科学家、作家罗蒙诺索夫曾
    经说过:
    “
    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
    ”
    根据勘查材料粗略地估算,西
    伯利亚地区蕴藏的资源接近原苏联全部资源的三分之二。
  
    西伯利亚地区国土总面积约
    655
    万平方公里,约占俄罗斯总面积的
    38.4%
    。这
    一广阔的地区被称为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俄罗斯科学家、作家罗蒙诺索夫曾
    经说过:
    “
    俄罗斯的强大在于西伯利亚的富饶。
    ”
    根据勘查材料粗略地估算,西
    伯利亚地区蕴藏的资源接近原苏联全部资源的三分之二。
   
    土地资源:西伯利亚地区有大片待开发的肥沃的黑钙土、褐钙土土地;著名的
    西伯利亚森林覆盖了西伯利亚地区的辽阔地域,其木材蓄积量占原苏联的四分
    之三以上;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以及数以千计的大小河流使西伯利亚地区拥有
    大量的水力资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
    贝加尔湖的淡水储备量达到了
    2.36
    万立方公里,占全世界淡水储量的约
    20%
    ,占原苏联淡水储量的
    80%
    以上。西
    伯利亚是原苏联最大的淡水鱼产区,淡水鱼产量占原苏联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以
    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也是重要的淡水鱼
  
  
    6
    产区。能源资源俄罗斯是世界上的能源大国,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极大,
    而西伯利亚地区的能源资源尤为丰富。在原苏联的石油潜在资源中,约有一半
    集中在西伯利亚,而秋明油田一处的远景储量可达
    400
    亿吨,能开采的就有
    60
    亿吨。原苏联的天然气储量为
    910
    万亿立方英尺,居世界首位,而以秋明地区
    为主的西西伯利亚油气田,已发现的油田和气田就达
    200
    多个,是世界上仅次
    于波斯湾的第二大油气田。仅秋明一个州的油气资源就已超过美国的全部储量。
    煤炭是原苏联主要燃料动力之一,共
    93%
    的煤炭资源在乌拉尔以东的西伯利亚
    地区,据推算,在已探明的储量中,
    70%
  
    左右在西伯利亚地区。由于西伯利亚地区的能源资源丰富,燃料、动力工
    业成为西伯利亚发展最为迅速的国民经济部门。七十年代初,西伯利亚提供的
    石油仅占原苏联总产量的
    20%
    左右,天然气约占
    30%
    左右,煤炭也不到一半。
    到八十年代初,西伯利亚地区生产的石油已占原苏联总产量的
    50%
    左右,天然
    气约占
    60%
    ,
    煤炭占
    50%
    。
    其中石油工业发展尤为迅速,
    1965
    年
    ——
    1975
    年,
    西西伯利亚的石油年产量从
    9500
    万吨迅速提高到
    1.48
    亿吨;
    1976
    年
    ——
    1980
    年,西西伯利亚的石油产量增长了
    16360
    万吨。西伯利亚地区电力工业的支栓
    是水电站。五十年代以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区域经济综合开发计划,在安加拉
    —
    叶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兴建了一系列巨大的水力发电站,为西伯利亚的
    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