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地区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十分丰富,这里几乎拥有世界上已经发现的 一切矿物资源。铁、铜、铝、锡、镍、铅、锌、镁、钛等有色金属矿,金、银 等贵金属矿,钨、钼、钾等稀有金属矿,云母、石棉、萤石、石墨、滑石等非 金属矿,以及盐、磷灰石、磷钙石等天然化学原料矿产资源的储量都十分可观。 其中,铁、铜、铝、锡的储量尤为丰富。 西伯利亚,地广人稀,幅员辽阔,物产资源丰富。历史上,其归属权经历 了沧海桑田的变迁。从历史地图册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国家, 还是领土触及北方的统一国家,其国界在连接西伯利亚的区域,都是虚线,或 成了地图边框外的地方。 一、西伯利亚最初的民族国家形态西伯利亚最早的民族国家形态似乎是匈 奴。 “ 苏武牧羊 ” 在北海(即贝加尔湖),说明那时匈奴的控制范围已至少在西 伯利亚南部。实际上,那时游牧民族没有明确的国家界线,整个西伯利亚都是 他们的活动范围,只要他们的马跑得动。但即便如此 , 他们还时刻想南下占领阴 山以南的土地 . 汉朝打败匈奴,匈奴西逃。汉民族有了第一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时机。但那时认 为 “ 匈奴之地不值得占领 ” ,据记载,那时汉朝最多也就是将长城修到蒙古北方 边境而已。之后,随着汉朝的衰弱,西伯利亚重新回到无政府状态。鲜卑等民 族群雄割据,但他们无时无刻不想南下入主中原。直到三国时的魏国,其北方 边界仍然与 “ 胡人 ” 相接。 三、汉民族控制西伯利亚的第二次机会到盛唐,打败了东突厥,占领了西 域和西伯利亚南部大片地方,汉民族有了第二次占领西伯利亚的机会,那时北 方的回胡、党项等民族也臣服于唐朝。但安史之乱后,唐朝式微,北方民族再 次自立门户,中国的北方边界又南退了不少。从此,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威胁汉 民族的生存。 四、称雄西伯利亚的群雄 在宋代前,虽然有北魏等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但他们都继承汉族传统, 或想入主中原,对西伯利亚也没有企图。与宋朝同时存在的辽、金、蒙古,领 土的中心在西伯利亚西南部或东南部,但西伯利亚中心地带的归属仍然不明, 也没有谁认真地去统治,只是他们的 “ 后院 ”, 他们的最大理想都是南下或西进 , 夺 取地理气候条件好的地区。 五、蒙古统一西伯利亚蒙古帝国的建立,第一次在理论上完全占有了整个 西伯利亚。西伯利亚首次成为一个国家的内地。而且活动范围也大了。当时派 汉人郭守敬制订历法时的北海观测点,就在西伯利亚深处。元朝的岭北行省和 辽阳行省的北部,理论上已到了白海(北冰洋)边。 9 六、最后的分裂状态 蒙古帝国瓦解后,其各个汗国和其他游牧民族国家存 在于西伯利亚。在西方有西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等;中亚有铁木尔汗国; 东方有瓦敕等。它们有的仍在侵略和威胁其他民族,有的在自相残杀,有的只 求自保。中国明朝时,在黑龙江入海口处的永宁寺立有石碑,见证了这是中国 领土,估计其东北部领土已深入东北亚的楚科奇半岛附近。但随后后金的兴起 彻底结束了汉民族对西伯利亚地区的统治历史。七、西伯利亚的最后归十七世纪,俄国从西方扩张,并吞了众多小国,扩 张到西伯利亚东部;女真族征服了蒙古本部,拥有了西伯利亚南部,建立了清 朝。 俄国和清朝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国家在西伯利亚冲突了。 通过战争和 《尼 布楚条约》,划分了西伯利亚的势力范围。俄国一直向东扩张到西伯利亚最东 端,甚至拥有了阿拉斯加,后因 " 消化 " 不了而卖给美国。之后,虽然日本想争夺 西伯利亚,但西伯利亚一直稳稳地掌握在俄国手中。在苏德战争中,西伯利亚 应该是苏俄心理上的支柱和事实上的大后方。 西伯利亚地域广阔,人口稀少,加之气候严寒,对发展交通运输极为不利。针 对这一实际,根据这一地区的发展需要,建成了以河运、铁路、公路、航空相 结合的综合运输网络。 铁路: 铁路是西伯利亚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占西伯利亚货运总量 的 80% 以上。西伯利亚大铁路、贝加尔湖 —— 阿穆尔河铁路横贯东西是西伯利 亚的运输大动脉。 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全长 7416 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电气化铁路。 西伯利亚铁路全线铺设了复线,部分区段还实现了三线化。但各区段运输能力 不平衡,西线年货物量可达 1 亿吨以上,东线则只有 2500 — 4000 万吨。 贝加尔湖 — 阿穆尔河铁路全长 4275 公里, 年货运能力可达 7000 — 7500 万 吨,是联接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铁路干线。公路:西伯利亚地区公路多集中 于南部地区,特别是沿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的大、中城市周围,与两条 铁路干线相联络,构成小区域运输网络。在南部铁路干线、大中城市周围是路 11 面质量好、设备完善、四季均可通车的公路;而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则是简易 的冬季公路,年通车可达 200 天以上。 河运:西伯利亚地区河流众多、水量充沛,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水系的运输河道近 10 万公里。许多河流还同铁路、公路相连,构成水陆联运 网。 鄂毕河是西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河运干线,通航距离可达 3650 公里。鄂 毕河及其主要支流额尔齐斯河连接着新西伯利亚、巴尔瑙尔、苏尔古特、乌瓦 尔托夫斯克、莫戈钦、克拉斯内亚尔、鄂木斯克以及秋明、库尔干等经济中心 城市和工业基地,并与西伯利亚大铁路、土西铁路、南西伯利亚铁路、中西伯 利亚铁路等相联结,运输地位极其重要。 叶尼塞河长 3487 公里,是东西伯利 亚地区的主要河运干线。连接着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工业枢纽、列索西比尔斯克 森林工业综合体、伊尔库茨克工业枢纽、诺里尔斯克矿山冶金联合企业等工业 基地。 勒拿河是东北水运区的河运干线, 通航距离 4125 公里, 主要运输建筑材料、 石油、煤炭、木材等。 空运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地面运输受到制约,加 之运输周期长、速度慢、易造成货损,使空运也成为西伯利亚地区的重要运输 方式。目前,西伯利亚的大、中型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工矿区均通飞机,伊尔库 茨克建有国际机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