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以“变位”作为主题的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正式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艺术家舒勇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创作的“古歌砖” 引起观众和媒体的热烈追捧与关注。 1974年出生的舒勇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当代艺术界,是中国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其艺术创作涉及行为艺术、雕塑、油画、国画、装置、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他追求艺术的社会性功能,中国现实社会是其艺术实验场。他说:“我从不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性放在首要位置,我更重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采用通俗、简单的艺术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语言来引导大众进入我设定的语境,让观众主动参与并成为艺术的一部分。”2009年,他从国际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上万名艺术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亚洲荣获“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终身成就奖”的第一人。2010 年,他的雕塑作品“CHINA 功夫”轰动上海世博会,是世博会中数千件艺术作品唯一获颁国际展览局银奖的作品,同时获得俞正声与王岐山联名签发的荣誉证书。 威尼斯双年展参展之后,舒勇第一时间接受了本刊编辑的采访。 采访者:舒老师您好,这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有什么感受? 舒勇:这次参展的七位艺术家都是不同领域中的代表性艺术家,把大家放在一起很有意思,完全突破了以前威尼斯中国馆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包容、多元、开放式的格局,很好地呼应了威尼斯总主题“百科殿堂”。 采访者:能否具体地谈谈到了威尼斯之后对双年展的感受? 舒勇:首先我真切地体验到威尼斯双年展作为百年老牌的意义和魅力。说真的,刚到中国馆很失望,因为要穿过破旧的小巷,步行二十多分钟才能到达我们的展览现场,很难想象观众会走这么长的时间到这里看展览。馆内黑暗的空间让我感觉这与威尼斯双年展的盛名不相符合,但中国馆一开幕,人就从各个角落潮水般涌来,原先清冷的场面顿时变得热闹非凡,艺术界很多重要的大鳄们都隐藏在人群中。 采访者:媒体报道说,泰特现代美术馆馆长克里斯、森美术馆馆长南条史生、德国路德维希美术馆馆长比亚特、纽约现代美术馆策展人芭芭拉·伦敦、澳大利亚美术馆馆长莫尔西亚、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联盟主席洛伦佐、古根海姆艺术总监等都参观了中国馆和你的作品;批评家、策展人、教授、艺术家、收藏家更是络绎不绝,他们积极地与策展人、艺术家进行交流,令你们应接不暇。这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有什么不同吗? 舒勇:最大的区别就是,这里没有巴塞尔艺术博览会赤裸裸的买卖关系,不以价格论价值高低。大家都真诚地来交流讨论艺术。尽管我和助手英语都不够专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之间的交流:一位美国藏家在现场与我逐字逐句地念古歌砖上的词,并与我一起翻译。最后他说,先用英文给我写信,然后用谷歌翻译成中文之后再寄给我,看来他真的读懂了这件作品。来参观的艺术家们也很真诚,甚至提出用他们的作品来交换我的古歌砖。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西方收藏家希克先生在人群中悄悄地拿了我作品的介绍画册,认真地欣赏作品。来自香港m+艺术博物馆的总监李立伟,曾经是泰特现代艺术馆馆长,他在作品前与助手一遍遍阅读着古歌砖上的文字。这些国际艺术界的重要人士在作品前都十分谦逊。看作品绝不走马观花,他们会尽可能的与艺术家交流作品的创作背景,通常会多次来展览现场。中国馆开展几天就有数万艺术界人士来看展览,其实威尼斯的盛况如果不亲身体验,是无法全部感知它的魅力和意义的。没能来威尼斯的中国艺术家们,有机会应该亲身感受一下这个盛会,我相信不管有没有作品参展威尼斯,大家都会有意外的收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