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千多年前的环爱琴海地区,崛起一个崭新的民族。这个民族抱着一种与众不同的人生观,在希腊群岛上建立城邦。由于各个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得到充分的维护和自尊,城邦急剧分化,数目激增,数以千计。在这些城邦中孕育,诞生的文化被后世学者统称为古希腊文化。 城邦的组成基础是奴隶,统治者却是公民。城邦之间的文化交流,包括武力征服,加速了古希腊文化的聚合和成熟。各个城邦怀着征服外邦的强烈欲望,但是这些征服者并不仇视外邦的文明,而是依靠广泛的移民来进行文明的同化或被同化。这样一来城邦之间的战争摧垮的是弱小的邦族和孱羸的文化,而形成的却是一种日趋统一的,高度发达的机遇现实主义与完美主义的艺术文明。 古希腊人以拥有完美,健壮的体格而自豪。这是一种民族特性。在荷马史诗中,来自各邦的战士都极其善于自我表彰。他们从自己的种族说起,把一切可以引以为豪的血缘悉数报知对方,尔后交战。所以每一个人都死得悲壮无比。胜者自然光荣,败者也堪伟大。因为城邦之间的战争成为每个公民所关心并且参与的大事;战争中需要健壮的战士来建立功勋。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民族个性所形成的艺术思想,自然是对完美躯体的无限崇拜。而作为这种崇拜心情的表达方式,没有比雕塑更合适的了。生活的简朴和经济上得无忧,使古希腊人有闲来创造并欣赏那些英雄神明的身体,虽然这是一种已然异化为物的理想。 于是,雕塑成为古希腊艺术的灵魂。 古希腊人崇拜英雄,以及他们那趋于完美的躯体,而不像古印度人一样沉醉于对神明的自卑的膜拜。神只是比人间英雄更强壮更健美一些而已,他们的心灵并不比凡人更聪慧,品德也不高尚。对于神,凡人只是畏惧他们的神力。至于体格的健美,他们在人间就有范本。于是,对人体的忠诚表现,就成为表达崇拜的最淋漓尽致的方法。 对裸体的钟爱,是古希腊雕塑的特征之一。古希腊的雕塑家们对身体结构的认知,对神态的描摹以及对雕刻技术的运用,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这些雕塑家并不是博学深刻的艺术巨匠,而仅仅是建筑设计的工匠。所以,他们不会如米开朗琪罗一样,把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情感凝结在大卫身上。他们只致力于完整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古希腊的雕塑品,仅用于欣赏和赞叹,以及庄重而非夸张的崇拜。诸如拿破仑式的英雄人物,绝不能从米洛的阿芙洛蒂德或者阿波罗雕像上找到某种心灵的暗合。而大卫,却能给人以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尽管如此,古希腊雕塑家那种极致的对美的表现力,依然能够创造出足以使艺术世界产生空前绝后的震撼的艺术品。 具有强烈的外在感染力,也是古希腊雕塑的又一特征。但这种感染力必然是平静的。古希腊雕塑对人物神态,姿势,衣纹的处理技巧,多为后世所不及。因为那些雕塑人物大都来自神话故事,所以被赋予浓厚的传奇色彩,置身于某个突发的事件。拉奥孔,掷铁饼者,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出神入化地显示了这种魅力。站在这些雕像前,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或窒息的情景,或激烈的场面或豪迈的气势。 对完美的追求,是古希腊雕塑家的目标。古希腊雕塑不具有某种单一的象征意义。它们没有宽阔的脑门来表现思想的伟大,也不用紧蹙眉头来表现思索或忧虑。雕塑家们更感兴趣的是身体结构的匀称,肌肉的强健圆润,腿脚的力量。极致完美的比例搭配,被奉为神明,使雕塑家也情不自禁地爱慕起自己的作品来,竟要与大理石结为夫妻。雕塑本身,也是为了表达对这种完美的赞赏。身体与头部的比例,各个部分的大小,衔接,都在数百年的探索中找寻到了最趋于完美无缺的组合方式。在雕塑家的眼里,用恰当的线条,正确的比例来表达完美的理想,理所当然是最根本最地道的方式。 古希腊的雕塑家是怎样具备如此精湛的技艺的呢? 在古希腊的城邦中,公民是有闲的生活无忧的人群。除了关心战争和政治外,他们没有更重要的事情。但是为了战争,他们要保持长期的锻炼,以确保强健的体格。喜好竞争和炫耀的本性,又使得他们开创了体育竞赛。在竞赛中,希腊人的长袍被抛开,运动员们展露出健美的肉体。随后,平日里的锻炼也发生在炫耀裸体的时光。雕塑家们随时可以观察到各种裸体的姿势,每块肌肉的变化,骨骼的长度和关节的咬合,又经过数十百年的修改,审度,使得一种最为精妙的比例关系渐渐形成。每年需要完成的雕塑作品成百上千,雕塑家们工无闲日。天才巨匠便由此而生。正如雄辩家一样,这些巨匠们善于既精确独到,又毫不浪费地向别人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尤其难得的是:古希腊的雕塑不仅形式完美,而且表现着雕塑家的艺术理想。雕塑人物的面部,几乎没有表情,眼睛里没有眼珠,身体没有颜色。作品要表达的,是庄严和静穆,完全符合人们心目中神明的理想形象。一方面,受着素材的性质和领域狭窄的限制,一方面这些限制也增强了塑像的庄严;不去表现面部表情的变化,骚动的情绪,特别的与反常的现象,把剩余的一切留给绘画和文学,以便显示出抽象的比例与纯粹的形体。——结果,雕塑成为古希腊艺术的中心艺术。 古希腊艺术中的其他样式,如建筑,绘画等,除开实际的使用价值外,都是作为雕塑的补充而存在的。神庙的石柱,也被雕塑成为女神,以增添庄严和肃穆的氛围。总的艺术特征,是基于一种现实的,又带着敬畏的对神的人性化描述。建筑里面没有歌特式艺术的好大喜功,绘画也不存在洛可可式繁琐的精雕细琢,只有一切与雕塑趋同的表现特征。 古罗马不是城邦,而是逐渐向帝国发展的国家,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的改变,对艺术家的创作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们所要表现的社会现实更加复杂,体育竞技演化为角斗,快乐的竞争变成了残忍的杀戮,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更加隐讳和惨无人道。 古希腊艺术于古罗马艺术不同的地方,首先在于文化的本原。而文化的本原,又与民族特性,地域环境密不可分。古希腊艺术独具的原创性,源自真实的生活,表现的却是赞美神明的需要和理想。古希腊人闲适,充满理性的思辨与智慧,力图将任何事物阐释得清楚明了,十全十美;古罗马人则善于无人能及的幻想,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激情,热衷于领土扩张,固然也产生了充斥着危机感的心灵。古希腊艺术表现的是一种抽象的,由外向内的,基于比例关系的纯粹美感;古罗马艺术则表现着具体的,由内向外的,基于辉煌的激动的,与现实密切相关的某种意图。所以,古希腊艺术基于现实,却又超凡脱俗;而在古罗马艺术中,艺术之美却被俗世的力量所利用。 在古希腊,心灵与肉体完整结合在一起,并未分离。人们是快乐的,生活是平静的;在古罗马,裸体开始为艺术而存在,生活中找不到自然存在的人体,取而代之的是面对裸体的羞耻,或淫秽的想法,或侮辱的手段。人群中充满激动的情绪和宗教似的狂热。在这种意识状态下的作品只能是艺术家个人的思想占据了创作的上风,使得艺术品成为崇拜和歌颂英雄的需要,成为政治的需要,成为煽动公民好战情绪的需要。奥古斯都塑像准确地证明了这种判断。 当然,后世的艺术,都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古希腊艺术的印迹。古罗马艺术所受的影响尤深。但这种影响是形式上的,比如对临风飘举的外衣褶皱的处理,对姿态的刻画。一切写实主义的优点都被忠实地保留。但古罗马艺术形式更加丰富,表达能力更加强劲,同时被掺杂进去许多艺术家个人情感的因素,因而其表达的思想更加复杂,领域也随之开阔。至于后来的文艺复兴,则是对古希腊雕塑这一经典艺术形式的遥远的追忆和崇拜,它所表现和宣扬的个体自由和人性解放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更是古希腊雕塑所不具有也不屑一顾的内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