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唐代,兵部是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构,至宋代,兵部大权旁落,军权转归枢密院,枢密院成为中央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宋太祖鉴于五代枢密使权力过大,压倒相权,严重威胁皇权之教训,对枢密院进行分割,将其直接统兵权划给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三衙崛起,升为中央最高统兵机构。枢密院掌兵籍、虎符,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三衙有握兵之权,而不能发兵。两者互相牵制。枢密院、三衙侵夺了兵部大部之权,但兵部仍作为中央军事机构留存,权力减弱了,并非没有一点军权,它还掌握厢军、民兵、部分后勤保障等军政事务。从而形成了宋代军权一分为三的局面。这是由于宋太祖、太宗汲取唐、五代兵祸连结、割据混战的教训,对军制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建立起枢密院—三衙—兵部新体制;亦是宋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祖宗家法,在控制军队方面的具体实施。从而导致唐代兵部统兵体制,历五代,演变为宋代的军权三分制。 关 键 词:宋代/枢密院/官制/军权三分制 作者简介:龚延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暨浙大宋学研究中心教授 唐制,兵部是全国最高军事行政机构,《唐六典》谓:“兵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军卫、武官选授之政令。”①张国刚《唐代官制》:“兵部为唐代全国最高军政领导机关。”②然,经唐后期安史之乱、五代军阀混战,兵部军权日渐削弱,枢密使崛起,“五代枢密使权之重,为历代宰相之所难比拟。凡有关军事的一切事务,枢密使都有权过问,无论中央禁军,还是地方镇兵,他都有权调动”。③宋初,沿袭五代之制,枢密院作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与中书门下(宰相府)对掌军、政大权,号称“二府”。④兵部之领兵权已被侵夺。值得注意的是,宋太祖分割枢密院之军权,将其直接的统兵权划给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建立了新的军事领导体制。王曾瑜认为,北宋初年的军事改革,简单说来,就是建立了枢密院——三衙体制。⑤枢密院侵夺了兵部之权,仅掌握厢军、民兵、部分后勤保障等军政事务。宋代军权一分为三,可谓是三分制。 枢密院——中央最高军政指挥机构 枢密院,属北宋前期的“中枢”,名义上中央最高军政机构。 枢密使与枢密院之由来 掌枢密,即知枢密,作为差遣,始于唐代宗永泰二年(766):“永泰二年,始以中人掌枢密,用事。代宗以董秀专掌枢密。”⑥枢密使之名,始见于唐宪宗元和间:“宪宗元和中,始置枢密使,二人。刘光琦、梁守谦皆为之。”⑦唐代枢密使中人为之,后称内枢密使。任内枢密使者,始见于敬宗朝内枢密使王守澄:“宝历二年(826)十二月敬宗崩。壬寅,内枢密使王守澄、杨承和。”⑧枢密使初置,未置院,“但以屋三楹贮文书,其职惟掌承受表奏于内进呈,若人主有所处分,则宣付中书门下施行而已”。⑨至僖宗朝,杨复恭为枢密使时,仍未有厅事,无枢密院之称:“枢密使无听事,唯三楹舍藏书而已,今堂状帖黄治事,此杨复恭夺宰相权之失也”。⑩直至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六月甲子,始见有“知枢密院刘光裕”,(11)则已有枢密院之设了。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四月十八日,朱温簒位,建梁,改元开平。是年(907)五月,改枢密院为崇政院。此又可证唐末已建枢密院。后唐同光元年(923)十月,复改崇政院为枢密院,分置枢密东院、枢密西院。(12)赵宋立国,沿置枢密院,分东、西两院,行东院印,总为一院。院长为枢密使。(13) 枢密院职掌 首要者,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经佐邦治;其次,掌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揭帖升揀、废置兵籍,遣使给降调发更戍兵符;再次,掌内侍省官及武选官将领、路分都监、缘边都巡检使以上除授。(14)上述枢院职掌,在不同时期的职能范围与掌控强弱是有变化的,不能一概而论。宋初,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有战事,皇帝独与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乾德以后,宰相得参预军事,枢密院独预的局面,就不复存在了。至宋真宗,军政先关中书。(15)仁宗朝起,宰相得兼枢密使,其后兼与不兼,虽屡有变化,然总的趋势,是宰府参预枢府事务渐成常态。至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宰臣兼(枢密)使为永制矣”。(16) 宋代枢密院职事,不唯为政府所侵,无独断之军权。在军权分配上,尚与三衙相持。枢密院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三衙有统兵之权,而不能发兵:“兵权隶之三衙,本之枢府。枢府有发兵权,而无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17)靖康元年,知枢密院事李纲言:“在祖宗之时,枢密院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帅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18)使枢密院和三衙长官都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对于消弭绵延二百多年的兵变,保证社会的安定和正常秩序,确是起了好作用,但也产生不少流弊,特别是减弱了宋朝的军事能力”。(19) 宋代枢密院长贰,为枢密使、副使。太宗淳化二年九月,始设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20)从此,长贰称谓有两个系列。枢密使、副与知枢密院、同知,不并置。唯熙宁元年,已有文彥博、吕公弼为枢密使,又任命陈升之为知枢密院事。这是与王安石欲抑保守派元老彦博升迁有关。(21)枢密使、副,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皆为执政官。枢密使为从一品,知院与同知正二品。资浅者为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为从二品。(22) 枢属有:枢密使之下,置枢密院承旨司。有枢密都承旨(从五品)、副都承旨(正六品),掌承宣密命,通领枢密院院务及承旨司之事。若御便殿,安排侍立;阅试禁卫兵校,则随时敷奏,承所得旨以分授有司施行。(23) 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官 掌考核文书。神宗熙宁四年(1071)十月初置,四人。元丰五年(1082)罢。南宋建炎三年(1129),复置二员,绍兴二年(1132)减一员。叙位在尚书左、右司郎官之下。(24) 枢密院计议官 南宋建炎四年,置计议官四员,南宋绍兴十一年减罢。(25) 枢密院编修官 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二月始命史馆检讨王洙、枢密院都承旨单士宁编修《枢密院例册》,此为“编修之名”始,实未为正官,系临时差遣。至哲宗元祐四年(1089)十一月,方称“编修官”,为职事官。(26)其职掌考核文书、编修枢密院诸房条例、枢密院《时政记》等。北宋时,随事而置,无定员。南宋时,以二员为额。正八品,位次于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27) 吏属:初置四房(兵房、吏房、户房、礼房)副承旨(正八品)。 元丰改制,增置为十二房:北面房(掌行河北)、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教阅房、广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各房置副承旨三人,主事五人,主事二人,令史十三人,书令史十五人。自副承旨以下,皆为吏人。南宋乾道六年,复置五正房:兵、吏、礼、刑、工房。(28) 枢密院长贰人选,按理应是武将出身人担当。但在太祖、太宗重文抑武国策下,从一开始,就掺用文臣。宋初,“并用文臣、武将”,不过,“武职出身者,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任职时间上都略占优势”。至真宗朝,“在枢密院用人体制上,又进一步朝抑制武人的方向发展”。自“澶渊之盟”后,文臣开始掌握了枢密院支配权。“从仁宗朝时代开始,武职出身者在枢密院已完全处于被(文臣)压倒的局面”。(29)文臣轻视武将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在对西夏战争中屡立赫赫战功的狄青。皇祐四年(1052),狄青进入枢府为枢密副使。然而由于他是行伍出身,十余年而贵,至任枢密副使,“面涅犹存”,即脸上还有招募入伍时所刺字。(30)朝中台谏,对行伍贱隶出身的狄青当枢密副使,十分不满,大肆无端攻击,认为“青出兵伍为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31)武臣出身的枢密院长贰,处境如此不堪,这当然是宋朝重文抑武国策所致,从而导致文官充任中央事最高军事管理机构日益增多的趋势。据梁天锡统计,两宋十八朝,枢密院长贰共724员,其中武官为65人,占总数之9%;文官659人,占总数之91%。(32)邓小南认为:枢密院,唐代是宦官掌握的内廷机枢;五代,枢密院变为武夫掌控的、文臣俯首的权力机构,至宋代,经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变革,枢密院长贰多由文臣担任,文官参预典掌枢密,“以文制武”的格局,终于确立。文臣典枢密,构成了赵宋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33)然而,“文臣多不习征战,缺乏作战经验,用为枢密,必致坐误破戎机。仁宗时,对西夏用兵,枢密使副韩琦、范仲淹为主帅,虽宋人誉之甚,其实有何功效?范仲淹承认:“但见败形,未见胜势也。”(34) 与枢密院权势日降对照,三衙管军权势反而日强。至南宋高宗时,“殿庭立班,管军傲然居前,枢密甘心其后,而不自以为耻,事势倒置如此!”(35)可以说,纵观两宋,号称二府的枢密院,与宰府相较,处于失衡状态,职能支离破碎。诚如梁天锡言:“两宋握兵之权,不在枢密院。发兵之先,须奉圣旨,长官每为宰相所兼,又有御营司、督府、帅司,用分其权,于是枢密兵柄,支离破碎。故朱子叹曰:‘枢密院号为典兵,仓卒之际,要得一马也没处讨!’兵权旁落至此。”(3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