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民族学
文史百科
民间说史
历史典籍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清朝
汉朝
刘备
朱元璋
刘邦
武则天
乾隆
佚名
三国
诸葛亮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科学家从木乃伊装裹纸中修复出古希腊论文残片
http://www.newdu.com
2017-12-29 大樗树下 newdu
参加讨论
科学家从木乃伊装裹纸中修复出古希腊论文残片
2008-4-4 23:37:45 阅读15次
意大利研究者成功地修复了部分已经失传的古希腊论文残片。这些残片共计50片,内容有最早的希腊—罗马时代的绘图法以及古代画家的写生。而所有这些残片都是曾在公元前1世纪被用来给木乃伊做装裹的纸。这张纸长2.5厘米,宽32.5厘米,是阿提米德罗斯的纸莎纸卷。米兰大学的纸莎纸卷研究学教授克拉迪欧·格拉日表示,这一纸莎纸卷“将谱写希腊文学、绘图法和艺术历史的新篇章,人们也许会奇怪一张纸莎纸怎么会包含着如此巨大财富。这是因为,它曾在不同的时期,被不同的人为不同的目的使用过。”
这张纸的故事大约是从公元前1世纪中叶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开始的,一个抄写员抄写了希腊地理学家阿提米德罗斯的一本书。
阿提米德罗斯大约出生在公元前100年的以弗所。他就自己在地中海一带的旅行写下了11部书,但现在已经全部失传。事实上,他所著的《地理学》一书是人们通过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以及哲学家斯特雷波书中的叙述才得知的。 该纸莎纸卷中详细描述了西班牙的地理特征,是阿提米德罗斯不朽著作中遗留下来最广博的部分。抄写员在抄写时留下了空白处,以便在文字中插入手绘的地图,而后这本书就被送到了画工的作坊。
但是这位艺术家却犯了个错误:他并没有在上面画上一幅西班牙的全貌地图,而是先画了像西班牙西南部的贝提加省的地图。这样一来,这本书就被毁掉了。然后,它并没有被烧掉,也没有被当作废纸卖掉。数年后,书的空白处被其他素描所占据。于是,这本书就成了马赛克画和壁画的目录。
所有的画都标有希腊文说明,代表着神话动物,如鹰头狮身的怪兽,以及现实中的动物,如长颈鹿、老虎和鹅。
科学家从木乃伊装裹纸中修复出古希腊论文残片(图)
残片上已经失传的阿提米德罗斯书稿
残纸上所画的人头像
学徒在书上画的素描
其他素描作品
在后来的岁月中,作坊里学徒又将剩下的空白区域做了写生薄用来练习画头、脚和手。
在公元1世纪末的数十年中,当纸上再也没有空白地方的时候,这本书就被当做废纸卖掉,并最终用在了为木乃伊所制作的cartonnage上——一种由纸和胶水制成的壳状棺材。
就这样,它在地下躺了1800年。直到20世纪初,当地开掘者将这个cartonnage卖给了一个埃及收藏者。该收藏者又将其保存了50年。
带到欧洲后,一个德国收藏者得到了它,而此人将这些托勒密时代的纸草纸碎片恢复了出来。到2004年,这些碎片被一个意大利基金会以340万美元(人民币 2720万元)买下并将其送到了一个修复实验室,在这里通过红外线和高解析度图象对其进行处理以揭示更多的文字内容。
从残片上可以看出,很可能在某个时候,某人可能就是画家本人不小心弄湿了纸张:结果使墨水从一面浸到了另一面。
意大利王家师范大学艺术历史教授兼古典考古学教授萨维托·塞提斯说:“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展览中独一无二的纸莎纸。它丰富了我们对古典世界的知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神秘脚印显示人类在四万年前便已抵达美洲
下一篇:
埃及发现“失踪金字塔” 或建于4000多年前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随便看看
苏联解体前的五张老照片,最后一张令
买鹿制楚的故事 管仲用计谋控制了楚
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嵩 因理发时钱被偷
元朝的汉化与政变
唐朝武周时期
秦朝历史:秦国崛起
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边沁的功利主义
毛新宇往事:学校穿得最破 是独具风
楚弓楚得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它的典
先发制人成语背后是这样一个故事 先
历史人物
帝王
后宫
武将
文官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三国人物
水浒传人物
红楼梦人物
封神榜人物
古代美男
古代美女
巾帼英雄
佛教人物
道教人物
儒家代表人物
法家代表人物
武侠人物
外国人物
外国领导人
历史学
史家论史
观点
史学评议
国外史学
治学心语
历史考据
历史名人
古今文献
学科简史
学习心得、资料
学科词条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世界历史故事
豪门秘史
皇朝秘史
神话故事
民间故事
佛教故事
道教故事
基督教圣经故事
伊斯兰教故事
其它宗教故事
恐怖、悬疑、灵异
史记故事
文化故事
名人故事
幽默笑话
智慧、哲理故事
儿童故事
童话故事
其它故事
中国史
史学总论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历史文献学
历史地理学
专门史
党史
国史
观点
访谈
评论
书评、读后感
随笔
中国古代史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世界史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世界古代中古史
世界近代史
世界现代史
地区国别史
专门史与整体史
历史解读
观点
治学心语
访谈
书评、读后感、史料
中国近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考古学
考古学理论与考古学史
中国考古
专门考古
科技考古
世界考古
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专家论文
观点
随笔
收藏鉴赏
考古百科
中国现代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神话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人物
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
埃及神话故事人物
北欧神话故事人物
其它神话故事人物
民族学
学术文摘
理论政策
经济生态
社会文化
语言文字
民族史学
世界民族
民族地区发展
新疆研究
西藏研究
人类学理论
人类学应用
访谈笔谈座谈
书评文萃
田野研究
世界历史
世界战史
世界文史
世界名著
世界野史
世界名人
欧洲历史
亚洲历史
非洲历史
美洲历史
美国历史
日本历史
英国历史
军史
古代战争
近代战争
佛教故事
佛经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短故事
名人与佛
文史百科
古诗词
传统文化
名著
成语典故
中国文化史
科举
古代官职
寓言故事
百家姓
文化名家
周公解梦故事
历史典故
谜语故事
名人名言
野史秘闻
帝王野史
野史趣闻
历史剧
历史解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民间说史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名人
上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春秋战国
秦朝
汉朝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近代
国际
老照片
年代写真
战争记忆
人物旧照
奇闻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