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宋词压卷之作为何多处遭误解

http://www.newdu.com 2019-01-16 解放日报 张立华 参加讨论

    ■人只有做到“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才可以称名于后世。立德较为空泛,立言的价值大多体现在身后,最能体现当下价值的莫如立功。要想立功,就必须投靠有作为的明君,所谓“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是,如果无处寻觅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那就成了“风流人物”的最大遗憾。这也是辛弃疾对自己怀才不遇的隐忧
    ■至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又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有注释认为反映了“百姓心里民族意识已经模糊”,把敌酋当成神来祭拜。其实,人们是去佛狸祠下的社庙祭祀土地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正如有学者所言: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
    南宋嘉泰四年,辛弃疾差知镇江府,并赐金带。一到任,他就开始积极筹备北伐抗金。一方面,派遣谍报人员深入金国境内搜集情报,随时掌握金国动向;另一方面,沿边疆一带招募一万“土丁”(当地壮丁)加以严格训练,并制作一万领“红衲”(红色战袍)备用。
    十二月,宁宗诏令明年正月初一改元为开禧元年。这是多么美好的年号啊!看来皇帝马上就要抗金北伐了。辛弃疾天天盼着皇帝的委任诏书,可直到开禧元年春社后,仍然没有得到相关消息。辛弃疾想到43年前看到的“烽火扬州路”,又看到当朝太傅韩侂胄只手遮天、忠言难进的情形,不免忧惧惆怅。
    于是,辛弃疾再次登上北固山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宋词压卷之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编者注:词中标点符号按照通行版本有所调整)
    “风流”指的是孙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里的“风流”,很多权威注本和教材都认为指的是孙权的“风流余韵”和“雄风壮采”等。
    其实,这里的“风流”与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风流人物”同义,是指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它与前几句具有假设的因果关系:无处觅英雄孙仲谋,因为如果没有孙仲谋那样的君主,即便像周瑜这样可以叱咤风云的风流人物也只能在舞榭歌台中消遣虚度,最终被历史的风雨吹打净尽,留不下半点痕迹。
    孔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最担心死后自己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人只有做到“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才可以称名于后世。立德较为空泛,立言的价值大多体现在身后,最能体现当下价值的莫如立功。要想立功,就必须投靠有作为的明君,所谓“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可是,如果无处寻觅像孙仲谋那样的英雄,那就成了“风流人物”的最大遗憾。这也是辛弃疾对自己怀才不遇的隐忧。
    众所周知,国家兴衰、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用人。三国时期,孙权之所以能够在京口建立吴都,打败来犯的曹军,就是因为他重用了周瑜那样的“风流人物”。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北伐中原却大败亏输,就是因为任用了王玄谟那样的无能之辈。
    元嘉二十七年,宋文帝草率出师,命王玄谟为宁朔将军,随辅国将军萧斌北伐。王玄谟率领士气旺盛、武器精良的宋军主力围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滑台城里有很多茅草房,众士卒请求用火箭把这些茅草房烧掉。王玄谟却说:“那些茅草房是我们的财产,为什么马上烧了它们?”这就给滑台城里的北魏守军留下喘息机会,他们赶紧撤掉茅草房、挖掘洞穴住了进去。等到魏主拓跋焘率兵来救滑台后,王玄谟无奈大败而回。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说的就是这段历史。弃疾以古喻今,用“元嘉北伐”失利旧事来影射的正是南宋北伐的“符离之败”。
    再来看“烽火扬州路”。有注释说“指整个扬州路(地区)都有金兵劫掠”或者“指当年扬州路上,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事实上,辛弃疾从北方南来进入扬州路区域之后,只能选择某条道路去建康(今江苏南京)。因此,他只能看到沿途的一些情况,而不可能看到“整个扬州路(地区)都有金兵劫掠”。把“整个扬州路”改为“扬州路上”,却又出现了新的错误:“扬州路上”的“路”成了道路的意思,不再是行政区域名。
    另外,把“烽火”解作“战火烽烟”也不妥。辛弃疾一行于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十八日抵达建康,距金兵持檄议和已过去一个半月。这时的“扬州路”可能还有一些局部的战争,但不会“到处是金兵南侵的战火烽烟”。清朱彝尊《词综》将“烽火”改为“灯火”或许就与此有关,“灯火”可以表示辛弃疾一行星夜赶路的情景。
    其实,“烽火”并不误。《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烽火”的第一个义项都是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一般是用土石建筑烽火台,在高台上点火报警。
    词中的“烽火扬州路”,指的正是“扬州路”各州县乡村临驿路设置的烽火台。43年前,辛弃疾一行从北方南来当然走的是“驿路”,沿途正好可以看到临驿路设置的烽火台。
    抗金意志已然衰退?
    “可堪回首”所指的对象又是什么呢?如果指的是上文,“可堪回首”后面就应该用句末标点;如果指的是下文,就应该用句中标点。目前所见到的大中学教材和名家注本,大多在“可堪回首”下用逗号。
    其实,这是颇可商榷的。“可堪回首”是不堪回首的意思,指以往的事情令人感伤、痛心或悔恨,不忍回忆。可通“何”,可堪即何堪、哪堪、怎堪,亦即“哪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回首即回头,回忆往事。从语气上说,“可堪回首”是反问,不是陈述,只能用问号(用叹号也勉强可以),但不能用逗号。辛更儒先生在《辛弃疾集编年笺注》中已经把“可堪回首”下的逗号改成问号了。
    从语义上说,回首的对象必须是往事,而不能是当下事,因为当下事无须回首。“可堪回首”下如果用逗号,那“回首”的对象就不是上文的内容,而只能是下两句的内容了。一些注本也把“可堪回首”和“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三句合在一个注释中。其实,“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并非往事,而是当下的事。回首当下之事,显系逻辑错误。
    由此,“回首”的对象只能是上文的“符离之败”和“烽火扬州路”那些往事:当年的符离之战,本来已经胜券在握,但由于用人不当,诸军都统制邵宏渊胆敢违抗诏令,非但不受淮西招抚使李显忠节制,而且惑乱军心、作壁上观,致使北伐功败垂成。而淮南转运副使杨抗愚昧无知,竟然令州县乡村临驿路每隔十里建一座烽火台,还让没有组织、未经训练的百姓自备刀枪抗击敌寇,无异于驱羔羊而入虎狼之群。这些往事,实在令人不堪回首!
    作者在慨叹往事的同时,也暗含对朝廷用人不当的微词。言外之意是说,为什么不任用像自己这样既有报国丹心又具文韬武略的人为将帅呢?
    至于“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作者又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有注释认为反映了“百姓心里民族意识已经模糊”,在春社节的时候去佛狸祠中烧香,把侵略自己国土、杀戮自己人民的敌酋当成神来祭拜,而且香火旺盛。其实,人们是去佛狸祠下的社庙祭祀土地神,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不是去向敌酋祈祷。
    还有注释认为,佛狸祠在“沦陷区、敌占区”。实际上,无论是六合瓜步山上的佛狸祠,还是瓜洲镇的佛狸祠,都不在“沦陷区、敌占区”。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宋金达成和议,以淮水至大散关为界,佛狸祠远在淮水之南,一直属于宋国的地盘,怎么会是“沦陷区、敌占区”呢?
    还有观点提出,这两句词写出了“一片和平景象,全无战斗气氛”。由于北方沦陷已久、民族意识淡漠、“抗金意志衰退”,以至于“安于异族的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的臣民”。事实恰恰相反,春社节的一片社鼓正是京口军民高涨抗金气势的表现。
    当时,辛弃疾到任已近一年时间,招募的一万“土丁”也训练得差不多了。春社节这天,军民在佛狸祠下的社庙祭祀土地神,一则祈祷丰收,二则祈祷早日收复失地。那“一片神鸦”恰恰具有特殊的含义——据宋范成大《吴船录》记载:“庙有驯鸦,客舟将来,则迓(送)于数里之外,或直至县下,船过亦送数里,人以饼饵掷空,鸦仰喙承取,不失一,土人谓之神鸦。”神鸦不仅在空中承接食物准确无误,而且人们还不敢得罪它。如果过往舟船不扔食物,它们就会用翅膀沾上泥水弄脏你的船。
    联系辛弃疾对“土丁”和官军的比较论述,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官军只配“列屯江上,以壮国威。至若渡淮迎敌,左右应援,则非沿边土丁断不可用”;如果和官军混杂在一起,“土丁”难免会沾染上坏习气,“尽成弃甲之人”。可现实是,朝廷还得养着这帮官军。他们不就是典型的“神鸦”么?
    由此来看,“神鸦社鼓”既体现了诗歌“婉而多讽、哀而不伤”的韵境,又是词人满腹牢骚的“小放厥词”。
    至于有注者担心的“安于异族统治”,则是大可不必的。正如有学者所言:“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不比记生字、记数目、记事实等偏于理智的记忆。后面的一种是死记忆,好比在石头上雕的字,随你凿得多么深,年代久了,总要模糊消灭;前面的一种是活记忆,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
    既切己身,又言国是
    对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最后一句话,有高中语文教材认为这是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感慨,说自己虽然老了,还不忘为国效力、恢复中原,可朝廷一味屈膝媚敌的意思。这一解释似与实际不合。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宋宁宗和韩侂胄都在积极准备抗金,不是“屈膝媚敌”,更不是“一味”。朝廷是否会重用辛弃疾还不能确定,但从皇帝对他的信任来看,还是有可能起用的——至少辛弃疾自己是这样认为。他所担心的,只是自己会不会重蹈廉颇的覆辙,被“使者”谗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名将廉颇带兵攻取魏地繁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同年,赵孝成王驾崩,其子赵悼襄王继位后便解除了廉颇的军职,派乐乘代替廉颇。廉颇一怒之下把乐乘打跑了,自己也离开赵国投奔魏国。魏王虽然收留了廉颇,却并不信任和重用他。而赵国因为多次被秦军围困,赵王便想再度任用廉颇,就派遣使者带着一副名贵盔甲和四匹快马去慰问廉颇。廉颇为了表示自己仍然可用,便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可是,早已拿到廉颇仇人暗中贿赂的使者向赵王这样报告:“廉将军虽然老了,但饭量还很好。和我坐在一起,不大一会就拉了三次屎。”赵王认为廉颇老了,就没再任用他。
    这个典故表明,外臣能否得到皇帝的重用,使者中人至关重要,正所谓“龙欲升天须浮云,人之仕进待中人”。辛弃疾在想,皇帝如果要重用自己会请谁做“使者”呢?会征求什么人的意见呢?他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隐忧,同时也在警示国君:用人时一定要兼听而不偏信,不要为奸臣所惑。
    事实证明,辛弃疾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这年三月二日,辛弃疾被“降两官”,原因是他举荐的一个人犯了罪。按照当时的律法,举荐者对被举荐者负有责任。六月十九日,改知兴隆府。开禧二年春,北伐开始。辛弃疾先后被差知绍兴府、两浙东路安抚使,进龙图阁待制、知镇江府,试兵部侍郎等,均辞而未就。
    开禧三年九月初六,韩侂胄“复有意用兵,遂除弃疾枢密院都承旨,急速赴行在奏事”。可惜的是,九月初十,辛弃疾就病逝了。开禧三年十一月,韩侂胄在上朝途中遇害,首级被送往金国示众,以此作为请求议和的条件。嘉定元年,开禧北伐以签订屈辱的和议而告终,南宋从此一蹶不振。
    总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面上字字怀古忆昔,实际上句句关涉当下,既切己身,又言国是。遗憾的是,这首写给南宋王朝的预警词,未能引起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又被后世不少读者误解。有意思的是,辛弃疾对自己作品遭后人误解似亦有先见之明。他曾感言:“知我者,二三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