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刘邦为什么要杀樊哙?吕后又为什么救樊哙?

http://www.newdu.com 2019-02-1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在西汉王朝的开国将领中,能够和刘邦有过命交情的,除了留侯张良之外,就是樊哙。
    想当初,如果不是樊哙勇闯鸿门宴,大胆指责项羽的种种过错,估计刘邦连第二天的太阳也看不到了。
    就此,樊哙变成了刘邦的救命恩人。
    

    所以,在刘邦当上汉王之后,樊哙是第一批被封为侯爵的人。
    西汉王朝建立后,樊哙又因卓越的军功而被封为左丞相,成为位高权重的实权者。
    然而,刘邦又是一个一言不合就杀功臣的人。即使是樊哙这样的大功臣,到最后也差点儿死在刘邦的手中。
    虽然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由于他是武夫出身,刘邦对他却始终都不放心。
    而一些小人也会时常在刘邦面前说樊哙的坏话,大有要把樊哙整死的企图。
    

    本来,刘邦就对那些跟随自己起兵的武将们先后造反而不快,对所有的武将都不放心。
    再加上樊哙又是所有武将之中,惟一一个敢于当面顶撞自己的人,也就成了刘邦心中最不放心的人。
    01
    樊哙第一次顶撞刘邦,是在刘邦军队攻下秦都咸阳之后。
    当时刘邦接受秦人的投降后,便一头扎进了皇宫之中享受了起来,大有不打算出来的意思。
    可是,项羽的军队马上就要来了,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的话,过几天汉军存不存在还是个问题。
    但是,刘邦又一个脾气比较倔的人,不管萧何、周勃等人如果劝说,刘邦就是不出来。
    

    最后,还是樊哙进去,把刘邦生生给拉了出来,没有让刘邦继续纸醉金迷下去。
    02
    樊哙第二次顶撞刘邦,是在刘邦生命的最后阶段。
    当时,刘邦由于连年征战,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
    在养病期间,他不仅不积极配合太医的治疗、不处理朝政,而且还不允许任何人到他的寝宫进行探望。
    只和自己的一个贴身太监在一起,仿佛那个太监成了他生命最后的依恋。
    萧何、陈平等人非常着急,万一刘邦在没有外人存在的情况下突然去世,那位太监再私自炮制出所谓的遗诏,那可就麻烦大了。
    

    这次,又是樊哙冒着杀头的危险闯了刘邦的寝宫,成功劝说刘邦回归到了大家的面前。
    第二次事件过去不久,燕王卢绾便起兵造反了。由于刘邦尚在病中,便派樊哙前去平叛。
    然而,就在樊哙率领军队刚刚出发没多久,朝中就有小人又把他给举报了,说他曾经扬言要除掉戚夫人母子。
    之所以那人要举报樊哙有此意图,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为自己的妻姐服务,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是,大家都知道,戚夫人母子是刘邦最喜爱的两个人。谁要是敢欺负戚夫人母子,肯定就是和他刘邦过意不去。
    此时的刘邦,猜心颇重,仿佛朝中大臣没有一个好人,全都和自己过意不去。
    

    当他听到他人对于樊哙的举报后,认为依照樊哙的性格,这种事情完全做得出来——连自己他都不放在眼里,更别说是自己的妻儿了。
    于是,一时气愤的刘邦,当即叫来了周勃和陈平。让周勃代替樊哙去平叛,而陈平则负责去军营斩杀樊哙。
    然而,周勃、陈平二人却并不是死脑筋的人。
    他们在商议之后认为,这不过是刘邦在极度气愤之下做出的决定,万一自己杀了樊哙之后刘邦反悔,刘邦肯定也会记恨自己的。
    话又说回来,即使刘邦不记恨自己,吕后那一关他们也是过不去的——试想一下。
    如果不久后刘邦过世,天下的主人虽说是太子刘盈,但真正说话算数的,还是吕后。
    而依照吕后的为人,他们两个也是活不长的。
    于是,二人决定暂时不杀樊哙,把他带回都城,交由刘邦自己去处理。
    到时候是杀是剐,那就是刘邦自己的事情了,你们两口子就是为此打起来,也不关我们的事情。
    

    事实证明,他们做法是正确的——还没有等他们把樊哙带回都城,刘邦就去世了。
    为了担心吕后在自己妹妹挑唆下对他们下杀手,陈平连夜来到都城,把樊哙还活着的消息告诉给了吕后。
    对此,吕后很是欣赏陈平的这一举动,认为这是陈平眼中还有自己这个皇后的表现。
    自然,樊哙在半路上就被吕后下令释放了,并恢复了原来的爵位。
    就这样,樊哙死里逃生,逃过了一劫,并在今后吕后掌权的十多年里,享尽了荣华富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