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关于王一亭的评价是怎么样的?他是怎样一个人

http://www.newdu.com 2019-03-26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王一亭出身贫苦,作为一名著名的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不辞辛劳、不计得失,成为上海最著名的慈善家和慈善界领袖人物,表现出高度的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他先后参与策划、创办了上海孤儿院、中国救济妇孺总会、上海慈善团、上海游民习勤所、上复善堂等十多个上海最有影响的慈善组织,并担任国民政府赈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救灾准备金保委会委员长、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上海国际救济会等社团的要职。
    王一亭与高凤池创办的上海龙华孤儿院在当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反响。由宋庆龄担任院母,社会名流张君康先生担任院长。
    
    慈南在《纪白龙山人王一亭》一文中曾写道:“先生开会,常若人定,恒一言不发,然遇取决之际,事有不能决者,一言立解,凡上海慈善事业,无不有先生名,盖无先生之名在董事列,若不足以号召也者。各慈善经费恒不裕,其所办事业则又力求其大,因之收支常不敷,转以求先生,先生能有以纾其急。先生常谓‘办慈善事业,不愁无经费,如办得好,人自会送款子来’。有时至无可筹措际,先生常出其所作书画,集巨款,而以嘉惠公益慈善事业。”
    王一亭是一位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慈善家。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他与朱葆三等人在《申报》上刊登《救济日本大灾召集会议通告》,及时垫募白米六千担,面粉二千多包及药品、木炭等生活急需品,急速运往日本,为最早抵达的外国救援船,并向日本灾区寄赠一座梵钟,日本人称其为“王菩萨”。
    
    1983年,王一亭墓迁于吴县洞庭东山杨湾,日中友协会长宇都宫德马题词“恩义永远不忘记”,感念当年救济之恩。
    王一亭对上海的艺术教育事业也作出了突出贡献。1912年,王一亭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创办之初出任校董,出资相助,并亲自授课。后又创办上海昌明艺术专科学校,培育青年英才,弘扬海派艺术。
    王一亭又是一位促进对外艺术交流的使者,曾多次组织中日书画家互访及办展,影响巨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