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人物 > 古代人物 >

纳喇·苏克萨哈:清朝最惨的顾命大臣,他是怎么死的?

http://www.newdu.com 2020-04-07 趣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你们知道纳喇·苏克萨哈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仅二十四岁的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驾崩于紫禁城。顺治帝遗命由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是为康熙帝。由于玄烨时年仅有六岁,顺治遗诏以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辅政,在对权力的争夺中,这四个顾命大臣也走向了各自不同的人生拐点。四大辅臣之中,索尼已经老迈,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时常以病痛为名缺席朝会,对朝中大事也不多发一言,遏必隆虽身为顾命大臣,却选择明哲保身,凡事谁也不得罪,是个骑墙派,而原本位列四大辅臣末席的鳌拜却乘此时机几乎独揽朝廷大权,鳌拜随清太宗皇太极征战天下,鳌拜前半生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封一等超武公,由于资格老,军功高,鳌拜常常气势夺人,由此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鳌拜的种种不法之举引起了另一位辅政大臣的强烈不满,他就是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衔纳喇·苏克萨哈,做为辅臣中唯一一个敢和鳌拜当面力争之人,他自然成为了鳌拜眼中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这也注定了他之后极为悲惨的命运。
    

    纳喇·苏克萨哈,满洲正白旗人,其父为额驸苏纳,初授牛录额真。历官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以正直敢谏深受顺治帝的信任。顺治帝驾崩之时,以皇帝年幼,命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四位大臣辅政,在这四位大臣的排序之中,索尼资格最老,威望又高,为四大辅臣之首,苏克萨哈,心直口快,忠心耿耿,排在第二位,遏必隆,名门之后,屡立战功,其人圆滑,谁也不得罪,排在第三位,而军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却只排在了末席,这让鳌拜心里很不服气,而苏克萨哈因早年原为多尔衮近侍,正白旗骨干之臣(在其死后又第一个跳出来揭发多尔衮),这样的行径让其他三人又更加看不起苏克萨哈。四大辅臣虽然表面上说要同心协力辅佐幼主,但暗地里却是各有各的打算。
    在四位辅政的争夺权势时期,索尼虽然作为辅政大臣之首,明面上为皇家办事,但是也一心为他的家族谋福利和荣誉,看到辅臣之中有人不和,他也乐得坐山观虎斗而置身事外,因此常常以旧疾复发为名不去上朝。而与此同时,为了增大自己手中的权力,原本身居末席的鳌拜开始蠢蠢欲动,他先是极力拉拢为人圆滑的遏必隆,以让他站在自己一边,而遏必隆惧怕其势对此也回以默认,因此在朝堂之上,或依其所议,或不发一言。至于苏克萨哈,鳌拜起初并不把他放在眼里,两人在朝中常常因政见不合而发生争论,宛如仇敌。加上鳌拜武将专断的性格,使苏克萨哈深恶之。随着鳌拜手中权势日盛,使得他飞扬跋扈,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康熙三年(1664)四月,鳌拜以御前侍卫倭赫等人擅骑御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名将其处死,并诛灭其父领侍卫内大臣费扬古全家,将其家产籍没给了自己的弟弟,这种不请圣旨而擅自诛杀天子近臣的行为实际上已经与谋逆无异。
    

    八年中,四辅臣间的争斗日益激化,主要是鳌拜与苏克萨哈为垒相抗,鳌拜执意更换旗地,苏克萨哈力除圈地之害,极力反对,大学士、户部尚书苏纳海,三省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疏言不可为。鳌拜恼羞成怒,为了杀了反对圈地的三个大臣,他在御前振臂相逼、声震殿宇,几无人臣之礼。最终他不等请旨就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三人斩首示众。康熙六年(1667)6月,首辅索尼因年迈多病死去,鳌拜的行径也更加狂妄和肆无忌惮。遏必隆因此也凡事附和鳌拜,苏克萨哈势孤力单,心非鳌拜所为而不能力争。为了除掉这个苏克萨哈这个最后的心腹大患,鳌拜罗织苏克萨哈二十四大罪状,拟将苏克萨哈与长子查克旦磔死(即凌迟处死),余下子孙处斩,籍没家产。康熙帝知苏克萨哈为国忠心,诏命不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廷议之时,鳌拜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康熙帝虽在其胁迫之下,但始终不准。
    见康熙帝不准,鳌拜索性不再入宫,再次矫旨将苏克萨哈全家收押,最终将苏克萨哈处绞,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磔死;馀子六人、孙一人、兄弟子二人皆处斩,籍没其家,并诛其族。苏克萨哈的被杀,使鳌拜与康熙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康熙八年(1669)五月,忍无可忍的康熙帝用计在武英殿将其擒拿,同年秋,鳌拜在禁所中死去。诏命复苏克萨哈官及世爵,以其幼子纳喇·苏常寿袭爵(因家人保护而得以幸免于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