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观点 | 耳朵经济对博物馆宣传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20-08-20 《中国文物报》2020年8月 徐士景 参加讨论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以手机为中心的智能设备成为万物互联的基础。网络音乐仅次于网络视频居于第二位,这既是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发展的结果,也是用户应用场景变换的结果。
    “耳朵经济”是指人们利用耳朵消费信息的能力。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移动智能设备,不但形成闭合的移动智能生态圈,也将移动音频设备便携化、智能化。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音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音乐、广播,它体现出与时代相匹配的智能化、个体化。博物馆作为面向大众的机构,其本质是去个体化,因此易导致博物馆吸引力不足。“耳朵经济”对于永远在线的现代化社会,提供了较低的使用门槛,对于博物馆宣传而言,需要提升对音频的利用,打造声音社交,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细化受众群体。
    内容感性
    传统的广播形式是“我播什么你听什么”,听众处于被动地位,选择权较低。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加注重传播的“面积”,即关注度,真正明智的传播应像花粉一样广泛。听觉符号可以更加真实地表达情感,只需要一个单独的感官器官,音频就可以提供更私人化的情感共情场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邹振东教授在《弱传播》中提到,舆论世界是感情的世界。因此,新媒体的宣传应该是注重情感的。
    互联网的万物联通让所有工作加速,将知识运用到数据上是无价之宝。博物馆拥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内涵千年历史故事,将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对于博物馆而言是最合适,也是最有效的。针对关注度,要实现教育职责和传播职责,就必须将宣传内容感性化、故事化。可试水小而美的新闻广播剧,以融媒视野重现历史故事,多角度解读博物馆,深挖文物和博物馆本身背后的故事,甚至可以采用多人有声剧的形式,在人机交互中形成共存感,以此增加用户黏性。
    场景革新
    智能语音设备发展迅猛,语音传播发生变革,从最初的单向度传播演变成交互性传播。智能语音音箱、移动音频APP等语音技术和平台的诞生,将音频与日常场景联系起来,比起视频带来的视觉享受,音频带来的是传播和接受双重的改变:人与人的互动、人与机器的互动、设备之间的联动。
    音频为使用者创造了更加“私有化”的空间,博物馆在宣传上应利用这一点,打造“私人空间感”,将博物馆的千年历史与现代生活结合,除了线上线下的互动,还可利用媒介进行场景融合,当角色的差异日趋模糊,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亦将更进一步。
    目标受众细化
    宣传是面对大众的,但同时宣传受众应该是细化的。博物馆应对传播内容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划分,面对不同的群体推出不同系列的内容。智能移动音频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只需要简单的设备,提供相应的内容即可,这亦是对大众的全方位考量。在《如何参观美术馆》一书中,作者提到“事实上,在艺术方面,视力受损的人可以帮助明眼人”,虽然各大博物馆开启了语音导览功能,但此功能应用前提是用户身处博物馆之中,对于无法抵达但渴望了解下博物馆的人而言,有声读物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这亦契合当下的有声读物潮流。
    5G时代来临
    人工智能技术来临之后,以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触点与用户的社会化网络结合在一起,这些触点通过物联网技术整合为一个系统,满足用户多元场景中的多元需求。“耳朵经济”下的信息获取,只需要单一设备,通过最少的感官——耳朵,利用最少的注意力获得最直接的信息。在2019传媒经济蓝皮书发布会暨智能音频产业发展论坛上,有学者指出:“5G+全景声”将成为解决当前推动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融合,扩充音频内容与服务应用场景的最佳方案。这为博物馆宣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创新方向。
    耳朵经济提升的是现当代媒介使用者的关注度,扩大与现实世界平行的“时空感”。博物馆作为宣传者,应注重听觉文化带来的小众文化“破圈”新方向。注重垂直领域的文化输出,将博物馆故事重新整合,打造碎片化可持续发展的系列节目,针对不同人群细化播出内容,在智能音箱和智能穿戴设备的辅助下,实现内容、服务、场景与观众需求的融合,抓住“5G+AI”的个性化、精准化的发展趋势,打造平民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博物馆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