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传统文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时代,在漫长历史中曾是代表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的朝代。大唐帝国屹立在东方时,欧洲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美洲还没有被发现。此时的大唐帝国无疑是当时世界第一强国,政治、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对亚洲和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可谓万国来朝,极一时之盛。 盛唐气象也成了后人向往的最高境界,无数人希望梦回唐朝。鉴于唐代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对唐代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江苏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的《大唐气象——唐朝审美意识研究》,洋洋七十余万言,陈望衡、范明华两位资深学者站在哲学的高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另辟蹊径,从审美的视角审视大唐,多维度多侧面展示出大唐气象和大唐之美,令人耳目一新。 大唐气象 何为大唐气象?什么代表了大唐盛世、大唐精神?一千个研究者也许有一千种答案。本书两位学者从审美的视角审视唐朝,为研究大唐气象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视角。作者全面、完整、系统地梳理了唐代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成就,把宏观研究与微观解析相结合,从诗歌、散文、小说、文论、书法、绘画、乐舞、雕塑、城市建设、建筑营造、园林、儒道释等诸多方面,对唐代审美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研究,多维度立体展示了大唐气象和大唐精神,为读者呈现出大唐之美。作者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个细分门类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与解剖,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与分析,脉络清晰,史料翔实,内容丰富,体现出作者开阔的研究视野、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为一个兴盛的王朝,大国气度、时代精神,可以说是唐王朝一个鲜明标志。唐代历经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几个阶段,安史之乱后,唐帝国逐渐走向衰落,但综观有唐一代,阳刚、乐观、昂扬、自由,仍然是唐王朝总的时代精神和主流,这种强烈的时代精神自然深刻影响着文人、作家和艺术家们,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文学、建筑、音乐、书法、绘画甚至宗教等各方面的创作之中,成为一个时代的审美精神、审美趣味和审美风尚。这种时代精神无处不在,并对后代甚至外国的文学艺术,比如日本文学艺术和建筑等,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正是唐代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有力证明。 大唐之美 唐代文学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与唐代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息息相关。文学艺术等既是时代精神的载体,又是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作者用大量研究揭示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时代精神和宏大气象在李白浪漫主义诗作、王昌龄等人的边塞诗、王勃、陈子昂散文以及唐代建筑与雕塑中都一览无遗。唐代诗歌可以视为这种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的典型代表。无论是李白的诗歌,还是边塞诗以及王维等人讴歌大自然的诗作,无论表现建功立业的,还是表达个人志向的,唐代诗歌总体上都体现了那个强盛王朝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和帝国气概,这一点在初唐和盛唐尤为明显。这种浪漫主义情怀、建功立业的精神和胸怀天下的抱负,至今仍强烈地感染着后人。 唐代这种审美意识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作者用翔实的资料和扎实的研究,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入剖析。唐代审美意识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唐王朝的大环境大气候,帝国强盛、政策开明、风气自由、文化自信、对外交流开放、各民族文化融合、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等等,这种社会氛围与泱泱大国的气度胸襟,为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作家艺术家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唐王朝文学、艺术、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繁荣,使唐代诗歌、乐舞、绘画、雕塑、建筑等成就处于当时世界最高峰,诗歌更成为大唐帝国的一面文化旗帜。 唐朝的强盛与帝国雄心,既表现在积极进取的时代朝气和时代精神,也表现在海纳百川、包容互鉴的宽广胸怀,展示的正是一个强盛大国的雄心抱负与文化自信。这一点在初唐和盛唐尤为明显。这种文化自信体现在对外积极交流、各民族以及民间文学艺术兼收并蓄,而这种文化包容自信又进一步促进了唐代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繁荣发展,并自然地融入审美意识和审美创作之中。以音乐为例,李世民强调“乐在人和”,在重视宫廷音乐的同时,也不排斥民间音乐,同时广纳胡乐,兼收并容,因此《霓裳羽衣曲舞》成为当时最有名的乐舞,标志着唐代音乐审美的最高成就,堪称唐代精神的代表之一。 作者在剖析唐代主流审美意识的同时,也系统分析了唐代审美意识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审美风格的演变。唐代的文学艺术等,在主流之外,也保持了风格的多样化,作家艺术家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比如诗歌中,既有浪漫主义,也有现实主义;既有雄浑慷慨的边塞诗,也有王维等人的山水诗,甚至宗教诗,其他领域也都一样,这是一个创作自由的时代,作家创作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人文精神和自由思想渗透到方方面面。在音乐中,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正是这种开放包容自由的政策,促进了唐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兴盛,形成一座座后人难以企及的文化高峰和大唐气象。 研究历史是为了借鉴历史。今天我们研究唐代审美意识的形成及其发展演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繁荣新时代中国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对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软实力,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行稳致远。 (作者:汪修荣,系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委会编委、编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