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 程园:历史修复者的文化情怀

    2017-09-06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艺术作品的即使是最完美的复制品也缺少一种因素:它的时间和空间的在场,它在它碰巧出现的地方的独一无二的存在。”这种艺术品...

  • 程亚文:甲午战争败于“文艺”

    2017-09-06

    这是1894年,天朝上国大清被东亚新强日本打败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伊东佑亨给清朝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致了一封劝降书,直陈中国之败乃在“文艺”。大清上下,有没有人听...

  • 方德万:洋务运动至今仍在影响中国

    2017-09-06

    作者: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 方德万 《参考消息》驻伦敦记者张滨阳、吴丛司7月30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方德万称,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原因有很多。日本动...

  • 一战百年:当宿敌忘却仇恨

    2017-09-06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而言,已经是很遥远的往事,是可以“断代为史”的历史记载。随着110岁高龄、全球最后一名老兵克劳德•斯坦利•乔乐斯于2011年5月4日在澳大利亚珀斯去世,如...

  • 邓小平论党的群众路线经典话语摘编

    2017-09-06

    编者按: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组织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邓小平在长达几十年的革命实践活动中,不仅自觉坚持了党...

  • 樊锦诗:“数字敦煌”意义在于永续利用

    2017-09-06

    “数字敦煌”概念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就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石窟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汇集成电子档...

  • 文物不是私人“宠物”——走出文物利用的认识误区

    2017-09-06

    新华网北京8月3日专电 一直以来,文物是否可以“利用”、怎么利用才“合理”,存在着争议和认识上的偏差:一方面,认为多讲利用会影响保护,把利用与保护对立起来;另一方面...

  • 尚庆飞:毛泽东晚年错误岂可归咎于“两论”

    2017-09-06

    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以及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三大历史坐标”上所留下的重要贡献与深刻印痕,使得关于毛泽东的认识与评价问题明显区别于单纯历史...

  • 国防部:两岸同胞应该牢记历史 维护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2017-09-06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31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说,两岸同胞应该牢记历史,维护好中华民族整体利益。 耿雁生说,发生在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在此后...

  • 郑大华:邓小平对毛泽东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017-09-06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丧失,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