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月,根据组织安排,年方22岁的邓小平和十几名同龄青年由法国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同年6月,在填写该校一份《党员批评计划案》时,他在“做什么工作最适合”一栏中这...
作者: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张国祚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给予毛泽东崇高而精辟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位被政纪处分的大清官员,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有幸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媒体第一篇电讯稿的主角。1882年1月14日,云南按察使衔候补道台张承颐因欠解铜款,被朝廷问责,“摘去顶戴...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 【核心观点】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把富强作为国家层面最首要的价值目标提了出来,充分表明我们认识到了国家治理最基本的...
提起“不争论”,人们很容易想到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的那段经典论述:“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只是经济特区问题,更大的问题是农村改革,搞农村家庭...
卑鄙既然可以成为“南朝王晏”的通行证,就一定不会成为“现代王晏”们的墓志铭。 上世纪80年代,诗人北岛的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广为流传。近...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开创的心学一派,被称作王学或阳明学,不仅在明代后期风靡一时,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深刻影响,迄今仍有重要的学...
李渔和曾国藩对待望远镜的不同态度,也许反映了封建士大夫“出世”和“入世”两种不同追求。 《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各描摹了一个能眼观千里的人物,在前者中是“千里眼”...
我们谈王阳明,一向极重于其思想之研究,盖阳明之心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且其后影响未泯,延绵至今。阳明的思想有此影响力,根本原因在...
北宋初期,政坛上涌现出一大批贤臣良吏,张咏即为其中一员。他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太宗、真宗两朝,官至礼部尚书。他曾多次出任地方官,善于治理,颇有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