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幸福,怎样完美?《窄门》的难题与启示 罗岗 《书城》2011年第10期 全文阅读: 何种幸福,怎样完美》《窄门》的难题与启示.pdf...
哲学之为穷理 陈嘉映 《贵州文史丛刊》,2013年第1期 摘要:西方思想源于古希腊的理性传统。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对必然性的知识有一种相当明确的追求,其与因宗教而获得的信仰,及因...
秋瑾1905年入读和退学东京实践女学校之原因 易惠莉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摘要:秋瑾于1905年3月从日本归国,又于7月再赴日重新就读东京实践女学校师范速...
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 罗岗 《文学评论》2011年第3期 摘要:本文通过重读汪曾祺的作品以及相关研究,认为汪曾祺之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不仅仅在把一个久被冷落的上...
由人而天的机制转换与新主体观论毕来德的《庄子四讲》 陈赟 《社会科学》 2013年第7期 摘要:毕来德的《庄子四讲》把从人的机制到天的机制的转换,作为庄子哲学的核心,以此构筑了一...
道德情感与道德知识牟宗三对康德Das Moralische Gefhl一语的翻译和理解 方旭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摘要:道德情感(Das Moralische Gefhl)是康德道德哲学的重要...
如何着手研读赵树理以《邪不压正》为例 倪文尖 《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 摘要:在被一轮已然完成的经典化所遗忘之后,赵树理研究近来有些复兴之势。本文认为,坦诚地面对研究者自己...
康熙朝漕粮未能实现海运原因探析 易惠莉 《国家航海》2013年第2期 摘要:清承明制固为定论,然而清代相对于明代有政制方面的创新,亦无可否认,而且其政制创新基本上底定于康熙一...
累:轻与重 贡华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 摘要:忙人秉性不足,以取物于身心为安。所取压迫、主导身心而致累。忙人在世,一方面自己找累,另一方面互相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