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毛泽东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遵义会议因毛泽东而光耀千秋。毛...
70年来,《黄河大合唱》传遍了海内外,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冼星海及《黄河大合唱》等抗战作品背后的故事。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
彭德怀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元帅,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战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爱书写诗的儒帅。 1956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来中国访问,和彭德怀谈得很投机。最后客人问...
1940年以后,是各抗日根据地物质困难空前严重的时期。这种困难,是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严密经济封锁所造成的。陕甘宁边区这个中共中央所在地和经济落后的...
毛泽东在上世纪60年代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国中西部的十三个省、区进行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工业和交通建设,即“三线”建设。这是新中国处在各种强大外...
九月,开学的季节,又一批新生走入校门。同时,结束了学业的莘莘学子,也忙着最后的聚餐、谢师、毕业旅行,对几年的大学时光进行怀念。迎来送往,已然成为了学校里一道独特的...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了几十年开拓进取艰辛路。陈云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在与新中国共同走过这段路程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他的人...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十字岭殉国。噩耗传出,举国悲愤,朱德总司令含泪写下了这首...
吉鸿昌烈士牺牲前遗照 资料图片 吉鸿昌将军生前绝命诗作 书法书写:王廉敏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1934年11月24日,身披斗篷的吉鸿昌将军傲然而立...
刘允若是刘少奇的二儿子,1954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留学期间,刘允若因和同学关系不大融洽,向留学生党组织提出要转系甚至调换学校的要求。党组织原想通过做思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