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包伟民,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近代以来,人文学研究一直为科学的发展所左右。数十年来,已经开始深刻影响其演进走向的,是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信...
深入了解历史变化的轨迹,透彻地观照历史走向的规律,才能更好应对时代要求和社会变迁 从历史的风云中借鉴方略,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从历史的细节中感悟人生 古人云,“...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循。历史之于国家民族,犹如记忆之于个人。一个人丢失了记忆,就丢失了自我;国家民族丢失了历史,也就丢失了现实和未来的依凭。 主张“对绵延...
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正确历史观的指引下,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更需要重视历史、研究...
有这样一个流传了80多年的“信念树”的故事:红军长征前夕,江西瑞金华屋村的17名青年在村外山坡上种下17棵松树,毅然投身革命征途。然而直到革命胜利,家乡父老也没能等来他们...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史、敬史、信史的优良传统。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却像幽灵一样四处飘荡,不断侵袭、伤害甚至破坏着这种优良传统,而且传播甚广、影响很大。我...
虚无主义古已有之,但在现代精神生活中暴露和蔓延开来的价值虚无主义却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现代性现象。现代性构成价值虚无主义孕育的温床,价值虚无主义则构成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近几年网上有一些关于日本关东军的错误说法: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后,俄罗斯乘机出兵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当时清朝政府打不过俄罗斯,和俄罗斯谈判俄方又蛮不讲理,于是不得...
中国是一个重史的国家,因为重史,所以特别重视对人进行历史教育,而在历史教育中,又特别重视培养人的人文素养。这些有关人文素养的内容,蕴含在中国古代史籍撰述和史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