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中国历史及相关问题时,不能极端强调“中国人就是汉人,中国就是汉人统治的国家或区域”,这种狭隘的论调人为割裂了中国历史。 “新清史”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
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的特质、坚定文化自信、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起源问题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尤为引人瞩目。5月2...
人类既是文明的创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体现者。人类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同时文明成果的积累也推动了人类的演进。文明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
近年来,从研究地域范围看,史学研究呈现出两个趋势:一是区域史研究不断走向兴盛,二是全球史研究迅速兴起。区域史当然也是可以跨国界的,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着眼于国家内...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种错误思潮,简单地理解它的词意,就是否定历史。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国际背景?其表现和实...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尼尔·弗格森曾发表一篇题为《中国人心中的历史关键时刻》的专栏文章,文章的论点是:历史是由伟大的事件和伟大的时刻造成的,这些就是人类历...
满文资料与汉文资料在清史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曾在《满文史料在清史研究中的局限》(《光明日报》2016年6月1日第14版)一文中认为,清史研究要满汉史料并重,同时以汉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对中国古代史学的丰富遗产进行深入的发掘、总结。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中国史学的一个突出优良传统是秉...
过往的历史呈现给人们的,首先是那些纷纭复杂、扑朔迷离甚至互相矛盾的表象。透过历史的表象,理清和把握历史的主线和主流,探求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则是历史学者的责任。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