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等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这一理论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经中国共产党自觉传播、接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
摘要: 西方故事学早期关注文本,考察起源和传播,后来将讲述者、语境等纳入视野,理论和方法众多,大体有文学和社会学-人类学两大潮流。20世纪中期,随着西方各国故事学的发展...
[摘要] 人类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以及传承或消亡,是否有其内在逻辑?那些持续下来的文化是否存在应对危机的自愈机制,从而得到再发展的生命力?其特有的文化根基是什么?对此,一...
摘要: 通过梳理民间口传文学中文本模式研究理论,发现单纯的民间文学文本研究存有诸多局限,因此超越单纯文本分析,转向丰富民间叙事话语研究的意义及重要性需予以重视。同时...
1989年,在美国民俗学年会上,民俗学家凯瑟琳扬(Katharine Young)依照民俗(folklore)的构词法,创造性地提出身体民俗(bodylore)一词,旨在使身体成为民俗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探讨有...
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开启了宁夏民族区域自治的光辉历程。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60年,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宁夏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的60年,向世界展现...
摘要: 近三十年来,遗产研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变成一个备受关注的学术议题。到目前为止,遗产研究已经形成了几个比较成熟的理论维度,包括遗产与历史、过去、现在的辩证关系,...
摘要: 十九大报告关于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论述,为“国家—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世界上现存的对立、融合、并存、连接等民族与国...
摘 要: 实践民俗学试图在日常生活中还原民众作为自由人的先验条件,把民俗学关注的重心转向民俗行为背后的实践理性的目的条件。这一观念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民俗学的学术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