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耶律大石西迁和建立西辽帝国的过程,也是对传统的丝绸之路重新开拓和恢复的过程。西辽帝国在中亚和西域的经略,不仅实现了中亚、西域地区契丹治下的文明与和平,而且进一...
【摘要】 佉卢文契约中的人口买卖大部分是奴婢的买卖,被卖者有家贫卖儿鬻女者、被劫掠者、战俘、逃亡者。买进者多是官僚、权贵和地主。也有非奴婢的买卖,如买女口为妻者,买...
【摘要】 明朝初年,国脉皆仰东南,为解决南方粮财物的北运问题,宋礼和白英受命组织修建了大运河山东段南旺分水枢纽。该枢纽主要包括引汶济运、导泉补源、设立水柜和置闸节流四个...
[内容提要]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州县乡堡,百姓“悉多城居”,“城外庄田,城内屋舍”的情况比较普遍。作为当地居民主要聚居地的沙州城则有子城、罗城之分,子城位于...
——以福建泉州盐场地区为例 内容提要: 明代福建泉州盐场地区经济结构出现明显的转型。明初,在本色盐课制度下及“画地为牢”的社会中,具有徭役性质的制盐业成为泉州盐场地区...
【摘要】 元朝海运历经1282、1292、1293年三次航路开辟,建立了一条由长江口到直沽的运粮航线,保障了大都的用粮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元朝航海人遇到了水域多浅沙、海上风浪等影响...
政治史虽产生于庙堂之上,但卷入其中之人物,却来源于不同地区。相应,政治史之运作,便包含不同地域互动、冲突、协调之色彩。故而,从地域出发,审视政治运作的具体过程,是政治史研究...
【摘要】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东中部的城市也遭到严重破坏而普遍出现衰落。抗日战争却使大量东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资源、文化资...
摘要: 文章对尼雅古绿洲沙漠化的时代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尼雅遗址出土多为魏晋之物,废弃的年代应在公元336—382年间,亦即东晋十六国时期。在气候变干、尼雅河水流量减少...
【摘要】 俄藏敦煌文献中由于种种原因,混入了一部分黑水城文献。将其判别出来,并进行释读、拟名及研究,对于敦煌学和西夏学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部分俄藏敦煌文献中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