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这场胜利,是东西方盟国共同努力抗击法西斯的宝贵成果。然而,在今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各种相关场合中,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无视...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所著《中西文化关系通史》于2019年10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承作者不弃,送我一套。我对中西文化关系通史的系统知识,是门外汉。我怀着学习的渴望,...
内容提要: 史家在进行历史研究之时,要依赖于证据。然而,证据的产生,与史家所提出的问题相关。历史学家往往因为现实的要求提出问题,从而将那些可以用来阐明其问题的史料纳...
提要: 阐释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示。在认识论方面,阐释学扬弃了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可能导致的历史终结论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长...
中国思想史研究走过了百年历程,成果丰厚,但相关研究延续至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碎片化、问题意识不够等,而且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方法论问题似乎也有待进一步厘清。如何摆...
【编者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研究中,逐渐开拓出了一个崭新而独特的领域——中国古代史学批评。从筚路蓝缕到收获硕果,瞿林东先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夏代作为中国“三代”之首,是“家天下”王朝的开始,也是多数人认可的中国文明开篇。但是,近代以来,学界关于夏代的有无存在、是否神话、是否杜撰等问题,聚讼纷纭,迄无定...
摘 要:“ 书”类文献概念为学界普遍使用,然存在标准不一、判定模糊等问题,诸家认知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认识“书”类文献概念,应回归先秦自有的分类体系和标准,不应采取...
拙著《墓志所见唐朝的胡汉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中华书局2019年版)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墓志所见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文化认同问题”的最终成果。其中的“民族关系”现改作“胡汉...
摘要: 通过古今比较,当前中国史学理论至少有这样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现行若干史学概念无法反映中国传统史学;中国传统史学的整体性反衬出当前史学理论的碎片化;当前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