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 简析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模糊政策

    2017-09-02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 纵观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介入”过程,可以发现美国的钓鱼岛政策自始至终都带有模糊性,主要表现为:在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上立场的模糊、在冲绳“返还”...

  • 日本的中国留日学生政策(1937—1945)

    2017-09-02

    内容提要: 七七事变爆发后,绝大多数中国留日学生返回祖国,但日本政府为培养所谓“日中亲善”的“楔子”和“大东亚新秩序”建设的“协力者”,蛊惑或强令伪政权继续选派留日...

  •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

    2017-09-02

    内容提要: 《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认为“中国文明的顶峰不是唐朝而是宋朝”,宋代是“知识分子、官员士大夫以及广大民众的黄金时代”。为证明“宋朝达到中国文明的顶峰”,作...

  • 古史研究应超越简单的“疑信之争”

    2017-09-02

    【核心提示】李学勤先生《走出疑古时代》(《中国文化》1992年第7期)一文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以致于他不得不作出解释:“疑古思潮本身是一种进步思潮,起了非常重要的进步影...

  •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对外人资产之掠夺

    2017-09-02

    内容提要: 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具有国际性特征的事件,日军暴行所及,不仅给中国民众造成巨大伤害,也给在南京的外国人资产带来严重损失。南京大屠杀期间,无论是处于中立地位的...

  • 孟子富民观强调士民互动

    2017-09-02

    【核心提示】在国家中具体对百姓实施教化和管理的是士人群体。他们不仅代替统治者履行管理国家的职责,也向他们反映人民的心声。 孟子在心性之学以外的另一个思想重点在于统治...

  • 盖棺论未定:唐代官员身后的形象制作

    2017-09-02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行状这一唐代官员身后最早形成的记述其一生功过事迹的文体在谥议、神道碑、国史本传中的层层演变,展现了国家出于政治目的对于官员死后形象的刻意塑造。而...

  • 俞祖华:“中华民族复兴”观念源流考

    2017-09-02

    李大钊是中共党内系统阐发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先驱者 1916年8月,李大钊在《〈晨钟〉之使命》中指出:“今后之问题,非新民族崛起之问题,乃旧民族复活之问题”;他在次月发表的...

  • 陈寅恪佚信中的厉鼎煃

    2017-09-02

    厉鼎煃这个名字,对于绝大部分人,都太过陌生,其人生平材料也少,仅有的著作也大多湮没不传,但此人绝非可以忽视的人物,其在民国学术史上自有其独立的地位,至少在契丹文研...

  • 郑成功时代的海权实践对当代中国的意义

    2017-09-02

    内容提要: 自古以来,中国所经历的战争主要是围绕农耕生存的战争,几乎没经历过一场为自由贸易而进行的战争。郑氏海商集团发展出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表明:以海外贸易作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