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对青年学者向存爱护和提携之心,认为发表文章是青年人在学问上自我审视与快速成长的有效方式,亦是弘扬学问与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燕京学报》为民国时期重要学术刊物...
【摘要】 清代史家邵晋涵对历史与现实、史学与社会的认识,突出表现在对历代史家和史书的批评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批评理论。其内涵是强调撰修史书应当具备史意,历史记载必...
【学人追忆】 2016年7月8日,美国全球史鼻祖、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威廉·H·麦克尼尔去世,享年98岁。 威廉·H·麦克尼尔,1917年10月31日出生于加拿大温哥华,1927年随家迁往美国...
内容提要: 陈翰笙对唯物史观的接受和运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他以唯物史观为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以相互联系的观点从整体上把握研究对象,辩证地看待中国历史的社会形态演进。...
内容提要: 清末民初以来,今文学派垄断学坛,刘歆伪造古文经几成定论。钱穆轰动学术界的成名作《刘向歆父子年谱》即是针对这股学风而发的。该文以年谱的著作形式具体排列了刘...
内容提要: 1946年至1948年,张舜徽先生任教于国立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在西北任教的两年多时间,是他学术研究生命中的重要时段。教学、读书之余,他凭借地理之便,积极搜求...
【摘要】 中国近代学术形成于清末,繁荣于民国年间。这是一个群星灿烂、大师辈出的年代。今天,我们向学术大师学习,主要是学习他们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学习他们的治学态度,就...
杨向奎先生说:“清代从庄存与到陈立这一批公羊学者中,可以称作思想家者当推龚自珍。”[1] 清代公羊学自庄存与发其端,至嘉道之时已蔚为大观,庄存与《春秋正辞》、孔广森《公羊春...
笔者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阅读档案时,看到陈寅恪、钱穆、柳诒徵的几则亲笔手写材料,颇有意思。 具体出处为全宗号:五,案卷号:1359(3)。陈寅恪等人的材料之所以出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