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中华报》创办的多种文艺副刊,系统阐释了“利用旧形式,实现新内容”的重要问题,最先开启了由旧形式到“民族形式”的讨论,并在对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
美国汉学界将华北视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区域,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中国中心观”学术潮流中,出于对“冲击—回应”“传统—现代”等传统学术思想框架的反思和修复。在施坚...
摘 要: 中共十九大报告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论断,为研究党的历史,包括研究中共一大提供了新视角。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党的政治建设的视角回望中共一大,可以清晰地看到会议...
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底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至今已近40年。这段历史以2000年为界,可粗略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从研究角度看,第一阶段已结束了十几年,应该可以作些概括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团结新老中医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
摘要: 从史学史的视角看,郑天挺属于中国现代史学创立后的第三代史学家。他20世纪30年代初即担任北京大学秘书长,直至去世,都在中国史学界居于重要位置。他一生为两所著名大...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有各种的战线”,其中“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全面抗战爆发后,社会各界不但要进行人力、物力、财...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审判,因为我们逐渐成为保护我们文明世界不因为战争而走向毁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正义来惩罚那些已经造成并且给文明带来巨大灾难的个人,正义本身将沦为...
作者简介: 徐雪晴,博士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02488。 1956年初,“由于三大改造提前完成的压力,由于想利用国际缓和形势加快建设步伐,也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客观规律...
抗日战争时期,农业生产集体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明确提出农业集体化的发展方向是“组织起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