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惨烈的拉锯之战 除了零星枪声,滑宏坤炮兵连所在的沈家岭迎来了一个上午的寂静,部队加强工事,对壕作业,接近敌人。“我们喊话,讲俘虏政策!”对方也在喊,“你们来,大米白面……” 8月23日早上太阳刚刚出来,滑宏坤从他的炮兵阵地上看见马家军大刀队出动了,刀光闪闪,同时大量的汽车在向西果园运兵。4军军部就在狗娃山上,大家手里捏着一把汗,33团副参谋长王进才喊道:“滑连长,快拿炮打!”滑宏坤指挥连队立即向狗娃山试射炮弹,但打不到敌人。此时,10师部队在狗娃山用山炮猛烈轰击敌人,大刀队亡命逃逸。 总攻的时间在逼近。 8月24日,上级决定25日拂晓总攻。大战前的气氛在阵地弥漫,滑宏坤的炮连阵地上,战士们准备炮弹、绑炸药包。总攻前部署迅速展开,11师31团王学礼率团为正面主攻部队;33团为工梯队,同时派一个新兵营分组循环诱敌。32团在团长冯有才带领下插入沈家岭左侧深沟,“就像一把钢刀操后路插进敌人要害部位,”但滑宏坤说,这个任务最艰巨,风险最大,无兵力和火力支援,孤军深入。后来,副团长马克忠侦察时踩雷牺牲了,“我们看不见,但能听到密集的枪声,心里很紧张啊!” “我的任务是等总攻信号弹发出,用82炮送炸药,摧毁敌人的地面目标!” 25日拂晓,在炮连阵地上的滑宏坤看到信号弹升起,总攻开始了。“咱们82炮为步兵掩护,同志们,给我狠狠地打!”战士们将雷管塞进扎好的炸药包,绑上木杆,插进拆除引信的炮弹里!“炸点上空,撕裂飞起的炸药包布袋,漫天乱飞,我们一股作气端掉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窝子!”老人很自豪,“这就是82炮抵近送炸药,是我们解放军发明的,威力很大!” 这时候,滑宏坤看见,主攻部队的十几个人到了绝壁前,向后一招手,突击部队带着云梯爬上绝壁突击敌人外壕,师工兵连用炸药炸开一个大口子;31团、33团部队冲锋陷阵,冲击到了前沿,红旗顺利插上了沈家岭制高点。 但一会儿,敌人从正面和右面连续发起反击,“拉锯战开始了!双方争夺制高点的战斗很激烈,双方伤亡、弹药消耗很大。”回忆中的滑宏坤老人表情显得紧张起来! 就在这时候,30团3营迅速增援上来。“嘿!这是支英雄部队,猛虎扑食一样!可要命的是敌人用山炮拼命向3营发射,我们看着炮弹气浪把人冲上天空,但钢铁般的3营没有乱,端着卡宾枪猛烈扫射冲锋,稳住了阵局,战斗又处于相持阶段!” 危急关头身体当炮架子 敌人的反冲锋减少了!可滑宏坤遇到麻烦了:“这时候,我的炮弹打光了!”阵地上,滑宏坤和指导员孔繁德、副连长罗振兴心急如焚。“我们不能等着,没有炮弹掩护部队,把咱们的手榴弹集中起来送给前沿阵地!”他跃出敌人外壕,正好碰见33团负伤的团参谋长王效一,“你不要管我,赶快把手榴弹送上去!”前沿阵地战况惨烈,滑宏坤从参谋长口中得知,2营教导员牺牲了,1营营长也受伤了,前面阵地就副团长和2营营长在指挥。 此时悲痛和仇恨交织在一起。沿着壕沟,滑宏坤向前跑了六七十米,碰见2营副教导员李俊杰和几个战士,就在这个时候,左前方七八十米处一股敌人反冲锋过来,被我们的战士一举歼灭。 战斗在间隙中瞬息万变,滑宏坤继续向前沿阵地跑,又一股敌人追了过来,他随手向身后扔出一颗手榴弹,阻击了敌人,这时,2营闽营长带着几十名战士冲了过来,甩出一排他送来的手榴弹,敌人被彻底消灭,并占领了敌人一个重机枪阵地和一个82炮阵地,“弹药整箱码着,有水,还有西瓜,但炮身被敌人撤走了。” “王八羔子看我怎么收拾你!”炮架和炮盘很重,一下子送不上来,情急之下,滑宏坤传话让下面的战士送上来一个82迫击炮管。 “就这样打,我左手抱着炮管,右手装填炮弹!炮管底部垫上鞋子靠在地上!”滑宏坤老人弯着两胳膊比划,面部的肌肉都绷紧了。 2营战士给他帮忙擦拭炮弹油垢,同时也将重机枪架在他的右面射击,他连续发了16发炮弹,弹无虚发,“两种火力集中在一起,敌人援兵无法上来。”说到激动处,滑宏坤老人哈哈笑了起来,“一线的部队都喊,‘打得好!并指示我打远、打近、打左、打右。’”可炮管打得发烫,抱不住……而这时,30团又迅速增援上来,火力密集,“使我们占了绝对优势”。 黄昏时分,沈家岭的敌人全线溃退!硝烟在阵地上形成一堵烟墙,放眼看去,皋兰山也成了烟山。其后,年轻力壮的滑宏坤倒在战壕里一直睡到次日天亮。“但我知道,8月25日当天,我们11师31团团长王学礼,30团政委李锡贵,32团副团长马克忠都牺牲了!”老人神情悲戚,片刻间沉默! 兰州解放英雄获特等战功 1949年8月26日,兰州宣布解放。部队在文化宫集结,滑宏坤最想见的是连队的兄弟和其参加兰州战役的亲戚!“活着,多好啊!” 在全师总结大会上,滑宏坤获授特等战功,并被上级授予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给我的奖品是一条绣花缎被面,值钱得很啊!”师首长让他上台讲话,“我是文盲,不会讲话,就讲了一句:‘马步芳不投降,我给他吃个82迫击炮弹!’”台下欢声雷动,眼前的滑宏坤老人也是神采奕奕。1955年全军授衔,滑宏坤作为英模代表参加观礼。“当时的解放军画报封面上,海陆空三个人,就有我一个。” 离休后,滑宏坤老人一直生活在兰州。夏天的早上,他拄着拐杖,从女儿家住的11楼乘电梯缓缓而下,蹒跚举步,看看小区的花草绿树,和其他老人聊聊家常。而他身后,却是不寻常的峥嵘岁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