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宿北大捷:两大野战军合并后的一场辉煌大捷

宿北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华东野战军正式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胜仗,开创了解放军首次在一次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三个整旅。此后,解放军进一步集中兵力,开始把歼灭战推向更大的规模。本文就这次战役的决策过程进行一些探讨。

苏中战役后的华中局势与华东野战军的成立

1946年7月,粟裕率领华中野战军在苏中地区连续作战,七战七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毛泽东明确命令其他战区“仿效办理”。然而,陈毅率领山东野战军却在山东接连遭遇失败,进攻泗县失利后,山东野战军被迫退出淮北,这无疑对山野的军心和士气产生了不利影响。

国民党军方面,虽然在苏中战役中遭受了惨重损失,但此时的兵力相对于华中野战军仍占有优势,加之在淮北国民党军进展顺利,因此,1946年9月,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开始进行第三期作战计划。将进攻淮北的部队全部转用于苏中,其中整编第七十四师进攻淮阴和淮安,整编第六十九师负责守备宿迁。

国民党的战略调整必然导致共产党方面的战略调整。苏中战役之前,粟裕与陈毅就曾经就战略重点有过分歧,陈毅主张粟裕从苏中北上淮北共同作战,粟裕则仍为北上不利,应该坚持苏中。最终,中共中央支持了粟裕的意见,认为坚持在苏中作战是必要的,因此粟裕演绎了七战七捷。此时,国名党军进行了战略调整,陈毅再次主张粟裕北上配合山东野战军打击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和整编第六十九师。而粟裕则认为还是应当坚持苏中,认为陈毅应当向南作战。

粟裕和陈毅的战略分歧除了两人对战局看法的不同之外,也有双方部队利益不同的原因,粟裕率领的华中野战军士兵多为苏中子弟,自然更愿意保卫自己的家乡,这一点也是粟裕不能不考虑的。

形势在不断变化,苏中和淮北的争论很快得到了解决。1946年9月,刘伯承取得定陶战役的胜利,继粟裕取得苏中战役胜利后进一步鼓舞了共产党方面的士气。此时,陈毅致电粟裕认为如果国民党军由宿迁东进,解放军应该在宿迁、沐阳、新安镇地区歼敌,改变局面。而中央军委也认为华中野战军不应再在苏中停留,以北上为宜。粟裕结合中央军委的指示,最终决定华中野战军在9月北上两淮,和陈毅率领的山东野战军共同作战。

不过中央军委最终决定粟裕北上,并不完全出于认为华中野战军不应再在苏中坚持,粟裕既然能在之前取得七战七捷,之后也应该大有可为。中央军委之所以如此决定,也是出于陈毅面对的局势日趋恶化的结果。山东野战军进攻泗阳失利后,国民党军进一步进攻两淮,粟裕此时不及北上,淮阴、淮安相继失守,虽然两淮是解放军主动放弃的,但因为国民党军进攻迅速,两淮的失守仍旧显得颇为突然,使得解放军遭受了相当的损失,也影响了军心。

虽然如此,粟裕对局势充满了信心,粟裕明确表示“我军撤出两淮,绝对不是我们军事上的失败,而是对蒋军大规模歼灭战的开始”。解放军放弃两淮后,华中局势再度放生了变化,南北两线的国民党军形成了对华中地区解放军的半包围态势,共产党苏中根据地尽失。这一形势看起来出现了有利于国民党军的变化,但“福祸相依”,此时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两军靠拢,军力更为集中,粟裕于是顺势于9月20日提出集中两军共同运用,进攻宿迁。次日,陈毅即复电同意了粟裕的建议,并进一步提出两个野战军合成一个。9月22日,中央军委同意了粟裕和陈毅的建议,并就两个野战军合并后的人事任命进行了安排,提议陈毅任司令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谭震林任副政委。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合并后组成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华东野战军。不过在宿北战役期间,两军指挥机构并没有实现整合,两军指挥机构的合并是在宿北战役结束之后。

作战决心的确定

两个野战军的合并固然集中了力量,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华东野战军方面,在取得胜利之后却离开了苏中,部队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怀疑。而山东野战军方面,之前的连续失利,是的军心和士气上的问题更为严重。这些问题倘若不能解决,是不利于华中地区解放军部队进一步作战的。

解放军解决这一问题的法宝是政治思想工作,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政治思想工作进行解释,部队基本统一了思想,树立了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信念。但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正如粟裕时常提到的“还是要靠胜仗”。因此,两军合并后的首战自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为此,毛泽东专门电示华野首战要注意:1、不要打桂系,先打中央系;2、不要分兵打两个敌人,必须集中打一个敌人。

在收到毛泽东电报后,陈毅制订了一个作战方案以期坚持华中地区。然而局势瞬息万变,鲁南地区国民党军攻占峄县、枣庄,对共产党山东首府临沂构成威胁。因此陈毅很快又提出,山东野战军回到鲁南,华中野战军在淮海地区作战,或者两军共同前往鲁南。

对于华野全军进入鲁南的问题,中央军委专门咨询粟裕的意见。粟裕认为,当前淮海地区还有可战,不战而放弃淮海进入鲁南对解放军方面不利,“似宜在入鲁之前争取在淮海打一个好仗”。因此,粟裕和其他人员经过商讨,正式在10月15日向中央军委提出暂缓进入鲁南。

同日12时,一份对华野来说影响深远的电报来到了,电报的作者是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电报同意了华野暂不入鲁,集中兵力在淮北作战,同时指示华野“陈(毅)张(鼎丞)邓(子恢)曾(山)粟(裕)谭(震林)团结协和极为必要。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你们六人经常在一起,以免往复电商贻误戎机),战役指挥交粟负责”。[8]这等于将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权授予了当时只是华野副司令的粟裕,这在解放军几大野战军中,是绝无仅有的,体现了粟裕的卓越军事才华和毛泽东的粟裕的充分信任与重用。

解决了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权问题,华野的下一步战略决心自然就好下多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