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第一次滇缅路会战失败的诱因:蒋介石与史迪威的分歧(2)


     蒋介石对史迪威作出让步
     史迪威以中国远征军指挥官身份抵达缅甸后,立即准备将其在缅甸发动全线反攻的计划付诸实施。
     史迪威的权限,是缅甸战役初期一个颇引注目的问题,蒋介石通常被指责为对史迪威放权不够并实行遥控,史迪威本人事后也一再抱怨自己权限不足,并 将失败主要责任归结于此。对此,首先应该看到,就缅甸战场言,史的身份是中国战区参谋长及中国军队在缅指挥官,因此,史有执行中国战区统帅基本作战意旨的 义务与责任,这一点,蒋在与史迪威谈话时曾明确加以指出,而史也以此为当然。其次,史迪威作为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有权在统帅部指挥下,行使前线的具体指 挥权。
     在具体指挥权上,应该说,这一时期,蒋准备予史迪威充分权力。3月4日,蒋在腊戍接见杜聿明,令其对史绝对服从。15日,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致电蒋介石报告军情,蒋迟至25日才复电,并明确指示:“嗣后凡有请求应迳呈军部,因此间无法遥制也。”20日,又指示远征军全体官长“对史参谋长之命令 应绝对遵守”。不管蒋内心是否情愿,抑或此前他如何指挥,在美国派遣的史迪威面前,他的行动是谨慎的。当时史迪威本人也为此感到庆幸,他在日记中写道: “中国人接受了我的地位,这近乎奇迹。”当然,由于中、美文化的不同,施予者和接受者对权力理解不尽相同,在蒋看来,指挥权只意味着总体战略指导下的具体 实施权,而在史看来,指挥权即意味着他应该有驾驭整个战场的权力,其中当然包括对战略指导的变更,这又是蒋介石当时尚不愿接受的,史迪威感到的权力不足, 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此。
     由于史迪威在战略思想上与蒋有着根本的分歧,而史又并不想放弃自己的见解。史迪威到前线后,力主中国远征军应在缅甸发动反攻,夺回被日军占领的 仰光,提出“同古会战,收复仰光”计划。21日,史迪威签发作战命令,规定:“我军决在同古附近拒止由培古方面北进之敌,并与英军协同作战”。中国远征军 主力投入同古方向,蒋强调的步步为营、重点设防计划只能徒托空言。
     在决定中国远征军命运的关键时刻,蒋介石对史迪威作出让步。放弃在曼德勒实行主力决战的计划,同意将中国远征军重心大幅度南移,在同古一线投入 重兵。固执的蒋介石之所以会作出这一让步,当然不是如史迪威自己认为的他的计划有多大的说服力,关键是因为有美国这一实力国家作后盾。但是,衡量当时缅甸 战场的实况,这一让史迪威满意的决策,战略上却并不明智。


     史迪威的错误指挥
     在同古展开会战的出发点,旨在迅速向日军发动反攻,夺回已被日军占据的仰光地区。但是,从当时战场总体形势衡量,这种思路已不现实。首先,从盟 国和日本对垒形势看,由于日军已控制泰国,日军在缅泰长达千里的交界地区对缅甸形成巨大压力,狭长的地理特征使缅甸尤其是位于南端的仰光防御需要从南到北 投入极大兵力,在英方并无防御缅甸决心的情况下,中国要独力担任这样狭长的防御地带,事实上难以做到,即使中国远征军夺回仰光,长期固守也相当困难。
     其次,史迪威包括蒋介石对日军进攻缅甸的决心其实都估计不足。3月上旬,根据缅甸方面英军抵抗软弱、中国远征军开始出动的新形势,日本南方军决 定“捕捉战机,果断作战,迫使曼德勒附近之敌尤其中国军队进行决战,尽量于短期内歼灭之”。预定在5月底前基本完成作战。为此,该军决定除以原第15军继 续担任进攻作战外,再将第18、56师团及第三飞行集团等部增派到缅甸战场,同时以第38师团及近卫师团各一部为预备队。日军实际投入作战的部队达四个多 师团,大大超过中国估计的两三个师团之数,而中国到4月上旬实际可投入曼德勒及以南地区作战的部队只有5个师,考虑到日军的空中及火力优势,以及包括其在 与英、美军队作战中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这样的兵力对比对远征军十分不利。
     再次,中国将主力投入同古地区,在军队的进退中都将受到友军协同、交通、后方运输和部分缅人蓄意破坏的更大压力。实施同古会战,关键是必须迅速 集结数个师的部队,在日军援军到达前,一举击敌取得成功。但按原定计划,远征军除第200师外,其余部队需在3月23日以后方能到达曼德勒东北地区,而曼 德勒到同古还超过由国内出动至曼德勒的距离。3月中旬,马格威机场被炸,盟军在缅甸的空中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日军取得在缅作战制空权,这一问题更加突 出。当时,史迪威对之未予足够重视,当战争大规模展开后,上述问题即一一暴露。史迪威日记载,铁路运输“因缅人发生工潮,曾停止数次”,整个交通状况“糟 糕透顶,职员们都已跑掉”,中国军队的运输计划无法正常进行,不得不临时从国内紧急抽调铁路员工到缅投入运输。
     事实上,从双方力量对比看,欲在同古地区阻击日军并发动反攻的设想近乎天方夜谭。日后的实际战局进程显示,中国装备最精良的戴安澜第200师加 上庞大的第5军直属队在同古抵挡日军一个师团的进攻即显得十分勉强。因此,即使按照史迪威的计划,再出动一个师兵力投入战斗,也不太可能实现击垮敌人的目 的。在这一点上,长期指挥中国军队作战的蒋介石当然更有发言权,他对史迪威直言:“中国军队由于武器、装备和运输方面的缺陷,须三个师才能抵挡日本一个 师,在这种基础上发动进攻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些,虽然让人不无泄气之感,但确是符合当时中国军队实况的经验之谈。
     正是有着上述的诸多考虑及对本身军队的了解,蒋介石一开始计议的曼德勒防御战不应视为单纯的消极避战。曼德勒靠近中国西南地区,“增援与给养之 供给,尚占优势”,在此作战,军队运输、后方威胁及第五纵队的消极影响都要比缅南小得多。可惜当时史迪威信心满怀,不能接受这种稳妥战法,而蒋介石又出于 种种考虑,不敢过分拂逆史迪威,以致部队倾力南下,选择了成功希望很小的缅南地区决战。结果在同古既难以集结优势兵力,对敌实施迅速打击,防御战又未能抵 御日军增兵后的强大进攻,战至3月30日被迫撤出同古。此后,远征军进退两难,一步步酿成日后难以收拾之局。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失败,首先决定于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当时,中方要想有效抵抗日军进攻确实困难重重,遭受挫折并不令人太感意外。不过,即便 如此,史迪威仍然对战争结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注意缅甸战场实际,过多强调进攻,造成中国军队分割使用,疲于奔命,处处为英军堵漏洞的恶果,加剧了 远征军的溃败和损失。蒋介石在战役中、后段,因惧怕开罪美国,迁就史迪威的错误指挥,也应负一定责任。4月底,远征军败势已定时,蒋介石自己承认:“缅甸 战事失败之主因,是在作战方针为人转移,不能自主,而为情势所趋,不得不对美国有所迁就,然牺牲价值亦颇大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