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军史 > 古代战争 >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留下了多少日本遗孤在中国?


    
    日本遗孤(遗华日侨),指1945年日本军队从中国大陆撤退和遣返期间,遗弃在中国大陆的日本人。日本在1993年后的称法是:中国归国者、残留日本人、中国残留日本人。
    战后流落中国的日本孤儿有多少?
    所谓日本遗孤,是指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日本侵略者撤退和遣返期间,遗弃在中国并被中国人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儿。遗孤中既有军政人员的子女,又有工商界的后裔,但最多的是日本开拓团的后代,总人数在4000人以上,分布于中国的2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90%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如此众多的战争孤儿遗弃在当时尚未结束战争状态的敌性国家中,且被遭受过日本侵略者奴役和蹂躏的这一国家的人民所收养,这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是空前的。
    7月13日,54名日本遗孤组成的“东京日中友好之会感恩团”在哈尔滨方正县祭拜中国养父母公墓
    日本遗孤产生于日本的移民侵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开始推行移民侵略政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中国东北移民,大批日本军政人员、工商界人士和武装移民,纷纷侵入东北。1936年日本广田弘毅内阁提出,要在20年内向东北移民100万户、500万人的庞大移民计划。这一移民数字占当时日本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和东北预计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实际上,截止到1945年,日本在东北移民人数达150万人,其中农业移民达30万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