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世界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试论历史意识的整体性观念及其现实意义


    内容提要:在历史哲学的视野中,历史的整体性首先在于历史意识的整体性,也与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历史意义密不可分。与之对应,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可以进行规律性叙述与阐释的整体,其内在的整体性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时间维度上的整体历史性,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文明本身的分层次的整体性。因而,在整体性历史意识下,要探索历史事件发生的规律,还需要具有层次性的文明历史结构的细化了解,它也是人类历史意识是否健全的重要特征;而且,历史意识自身的历史也是具有整体性的。历史意识的整体性观念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与理论价值。
    关 键 词:历史意识 整体性观念 层次模式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刘华初,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
    项目成果:本文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层次研究”、海南省社科规划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高校面向东南亚留学生教育研究”(项目号HNSK(JD)17-11)的阶段性成果。
    
    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认识方法与结果。有关历史认识的方法与视角不同,认识的结果也就不同,有的侧重于历史事件的经验和教训,有的探索历史的规律。有的历史知识帮助我们揭示历史的奥秘与真理,有的则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性思维,向人们启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但不管何种历史认知活动,唯有历史意识才可能发生,越是深刻的历史意识,就越是自觉地认同一个整体性的历史意识的存在。就人类整体来说,是集体地创造着人类自身的历史,对于每一个个体的人来说,却不能外在于人类整体创造的这个历史,就好像不能外在于共同拥有的地球家园一样。在历史学家的研究中,特别是历史哲学的视野里,人类的历史是被当作一个整体对待的。如果说在地理层面上的历史是否为一个整体的问题是显然可见的,那么,对于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整体性却不那么明显了,那就是,人类全部的历史过程是否属于一个整体的问题。因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不过百年,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中,不知有几百代人生生死死,数不清的王朝政权的更替,但在所有个人或单个王朝的历史之上,还有一个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那么直观的一个历史,它将所有的个体生命、王朝、政权周期甚至野蛮部落都包容其中,那就是人类文明历史的整体。
    一、历史整体观
    在历史哲学的视野中,历史的整体性首先在于历史意识的整体性。因为历史整体性既不像我们看到的一座大楼或者一条道路那样直观,也不像数学家头脑中能够把握的自然数集合那样简单、明确。历史意识对人类历史过去的回溯并不是对于所有过去的各种事物、事件都一览无余,过去的事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退出当下人们的历史意识,而重新回到所谓历史的“黑暗”之中。被我们的历史意识所唤醒的是过去的事物中那些在现实的此时此刻还被记忆的人与物,是仍能够给予我们走向未来以启发的、所谓“有意义”的事件。这些被唤醒的事物、事件对我们而言,代表了我们所思的整个过去;当然,它只是我们历史意识中的过去。①假如有一个所谓全能的上帝存在,那么在他的眼里,我们人类的整体历史不过是他所看到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没有理由为自己可能没有看到和意识到的历史“黑暗”部分而遗憾,因为,对于我们当下或者未来而言,对于我们的整体历史观来说,并不是所有过去的要素与事件都是有意义的,特别是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过去,极可能是被我们刻意遗忘的,或者某种受到整体性规约的潜意识作用的结果。概言之,历史整体观与历史认识的形式密不可分。
    历史整体观也与作为认识的结果、历史意义密不可分。威廉·德雷和阿瑟·丹托认为,一个历史事件之所以具有历史意义,是因为该事件能够出现在作为整体加以把握的历史叙述之中。②也就是说,由整体性的历史意识所支配的历史叙述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理解,否则,这个事件不会具有前后一致的完整的历史意义。在历史意识揭示历史的意义的过程中,历史意识的整体性是所谓历史具有整体性的认识论保障。否则,我们将只能看到碎片化的历史片段,人类历史的意义也将因为这样的碎片化而荡然无存。美国新史学流派虽然主张面对历史材料的复杂多样,需要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化的研究,但仍然坚持,多元化、多样化并不是将历史整体切割成不相干的领域或者层次,相反,恰恰是在一个综合的整体历史之中,经济的视角、文化与政治的历史阐释等等各种层次或者维度的见解才有意义,才有最终的历史背景支持。其倡导者鲁滨逊认为,历史应包括人类既往的全部活动,而且要用综合的观点,用进化的眼光来分析和考察历史事实与历史变化的趋势,历史是一个发展的整体性过程,对历史的研究可以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提供参考,进而为人类造福。③美国实用主义大师杜威曾说,“关于玻璃和镜子有感觉的这些例子向我们表明,对于柏格森,感觉完全是一个物质性的作用。但是记忆存在于另一个空间中;一个人可以总结他所有的过去经验,并通过生长和吸收的过程跃入未来。这个人性唯一的、特别的方面完全是超越于物质的。当然,我们对于它变得如此习以为常了,以致我们注意不到任何奇怪之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实际地把握回忆的真正功能与本性,那么我们将不再感到一个纯粹唯物主义理论有任何必要了”④。如果联系到杜威从黑格尔那里继承下来的有关运动变化的整体观,我们并不能说美国的史学思想像技术主义者那样自我局限于零碎而片面的世界之中。
    作为一种有规律性的整体,人类文明历史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时间维度上的历史性、地理空间上的全球性,以及文明本身的分层次的整体性。其一,文明的历史性表现在一个文明实体诞生之后的发展的一种连续性,任何一种文明的诞生、或者任何一个文明实体的存在与延续,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与特定情境下进行的,它会受到气候、地理条件等自然状况的前提性作用,而且还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环境变化等自然要素的巨大影响,更会受到外来部落、国家或者文明的冲击,但是,要想避免历史的终结,文明自身就必须产生出有效的应对机制,把这些天灾人祸、外来的“刺激”⑤转化为一种内在机制可以接受、容纳的要素,消化在其文明之中变成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文明因此得以延续与持存。文明实体一定要在逐渐地吸收这些挑战性的外生变量,将其变成其内在的一部分,或者通过调整自身的文明要素来适应这个新的外生变量,从而达到一个新的文明稳定状态。文明的历史整体因此得以延续,简言之,文明的历史性即文明变迁的连续性。
    其二,所谓全球性,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的人类整体性的历史发展趋势。古老文明由于规模小、生产力与交通工具的原因,通常局限于某个地区一隅,但是,文明的内在发展动力表现为社会的扩展,注定将向全球传播,直到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的普遍交往。每个文明个体与其他文明体之间存在必然的交往需求和导向交融的终极目标,虽然文明体的变化快慢不同,有的文明实体的变迁时快时慢。但是,无论是文明个体,还是人类文明全体,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发展趋势:最终将实现文明社会里人的外在性生物特征让位于人类的文化生活空间,肤色等所谓外在特征其实并不是某种具有本质内涵的自然特征,而是在我们的文明观念里对历史变迁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所谓自然特征的意识,譬如,不同颜色的头发,并没有任何文明价值意义上的区别,身高体型也将如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样,在文明的“市场”上价值无异。有差异的在于思想世界与精神生活,文明将开拓灿烂的文化与思想的世界,并在那个世界里一较高低。对于文明个体来说,与其他文明体的交流对于两者都是外生变量,但对整个人类文明集体来说,它们不是外在因素,它们只是一种文明体系内部的结构性要素。从历史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言,内在包容全部文明的世界文明的外生变量是自然界,而不是历史上曾经表现出对抗性的各种样式的文明。
    其三,文明历史的层次整体性是指我们对文明历史的意识中,不同层次上的要素既相互区别,也能够在一个层次性的结构中得到把握。譬如,对公元前三千年出现的技术进步的停滞,按照英国考古学家蔡尔德,可能是由于政治层面上出现的问题渗透到科学技术层造成的破坏,因为,那时人类还不能实现对结构性力量的有效把握,不能实现任何层面上的持续性发展。的确,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激烈的社会矛盾,社会由于阶层之间的分化与对立产生的冲动不能破坏了社会结构的生活秩序,让生产活动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会让阶级矛盾转向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生产活动与生产环境之间的关系,生产与技术创新不仅不能得到维系,反而可能倒退,在现实的利益面前,无论是利益优势者一方,还是利益劣势一方,都不能跨越技术改革与社会改革的瓶颈,因而,表现出阶级利益的冲突会渗透并直接影响生产与技术创新的层次。⑥这样的事件在历史上屡屡发生,它表明,我们的文明是一个整体,其中许多不同的方面,譬如政治文明与科技文明,它们都属于这一个文明。在未来的全球化文明建构中,人类对文明的主体性表现、对其具有的调节能力将非今比,因为,人类能够控制自我,同样也能娴熟地运用自然力量,将科学技术、思想和社会生活置于有反思的自我调节之中,让各种层次的力量得到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