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原名兰贵,1929年10月3日出生在河北省顺平县(原完县)野场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野场村距县城有近百里,位于太行山脚下。王璞的祖母是位心地善良的老人,父亲王三群、母亲张竹子是全村有名的老实人。王璞刚刚学走路时,母亲又生下了弟弟王全贵。全家五口的生活全靠父亲起早贪黑耕种自家那二亩半地和外出打短工维持。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本侵略军顺铁路大举进犯。老百姓听到了保定失守的消息,人心惶惶。接着,八路军在平型关打了大胜仗的喜讯传来,人们受到鼓舞,又看到了光明。接着,八路军的一个班来到了离野场仅一公里的大悲村,他们到周围各村宣传抗日,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动员和号召青壮年参加八路军。群众听说他们就是在平型关打日本鬼子的八路军,是聂荣臻司令员派来的人,都特别高兴。王璞当时才八九岁,对这些事儿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儿,就问父亲:“爹,八路军是干什么的?”“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不久,八路军这个班扩大到了一个大队,顺平县当时叫完县,也建立了游击队。王璞看到本村的一些大哥、大叔参加八路军、游击队,非常羡慕,他说:“我长大了也要参加八路军!” 晋察冀军区成立以后,成立了晋察冀边区政府,许多抗日群众团体也相继成立。1938年在大悲村成立了区公所,接着,区农会、青救会、妇救会也建立起来了。为了加强对抗日工作的领导,党组织先后在各村发展了一批党员。王璞的父亲王三群,出身贫苦,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由区委直接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野场成立农会,王三群当选为农会主任。他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按照“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的原则,积极为前线筹粮筹款,号召青壮年参军,动员财主交出枪支。每当父亲和干部们到各家各户开展工作的时候,王璞总是跟在后面,所以,他很快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 1939年初,八路军第一二○师挺进冀中,担负了冀中抗战的主要任务。随后冀中的部队分批分期到平汉路以西地区整训,冀中平原上的第九分区也把后勤机关和一些工厂、仓库转移来此,王璞家乡这一带的大小山庄可就热闹起来了。八路军的被服厂就设在野场,王璞家也住进了八路军。 边区政府成立后十分重视边区的教育事业,在当时战争空前残酷,物质条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指示各地要尽快恢复小学。人们打扫庙宇做课堂,搭起木板,砌起石块、土坯做桌凳,在战争的废墟上恢复一座座学校。野场的抗日小学很快建立起来了,区里派来了老师,王璞作为第一批学生入学了。当时,学校没有课本,在老师的教导下,孩子们很快认识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字词,明白了:“我们是老百姓”,“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每个人每条心都要向共产党靠近”等道理。孩子们有时要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学习,遇到敌人“扫荡”,老师就带领孩子们到山里树丛中坚持学习。王璞学习非常刻苦。老师是一位共产党员,“王璞”这个名字就是这位老师给他取的。王璞在老师的教育帮助和父亲的影响下茁壮成长。 1940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入了大巩固时期,敌我斗争形势更加尖锐复杂,敌人经常派遣特务、密探窜到各村,探听情报。野场一带有八路军的后勤机关,是八路军军工生产所在地,敌人更加重视。春天,为了加强治安防特,粉碎敌人的破坏阴谋,野场小学成立了抗日儿童团。王璞热心抗日,经常参加一些抗日活动,因此被选为儿童团团长,经常和他在一起的小墩被选为副团长。他们带领儿童团员扛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防止敌人窜入;还经常帮助村干部拥军优属、坚壁清野;进行文娱宣传,屋顶广播;为八路军带路等等,人们称他们是“小八路”。 夏天一个炎热的中午,人们大都在家吃饭、歇凉,地里、街上很少有人,这正是需要加强防范的时候。王璞和小墩一起在村西放哨,由于天热,他们爬上树,骑在树杈上四处远望。一会儿,看从西边的大悲方向来了一个人,但当他们跳下树来,拿着红缨枪准备上前要路条的时候,来人却不见了。王璞叫小墩在这里继续把守路口,自己到后沟去找。果然,那个人正急速地往村里走。王璞手持红缨枪猛地向他一指:“站住!”来人吓了一跳。“拿出你的路条来看一看?” 那人没理王璞继续往前走。“站住!”“干什么?”“你是哪村的?”“大悲的!”“到哪去?”“到你们村串亲戚!”“路条呢?”“蛖,就这么二里半地谁不认识谁呀!还要什么条子,我还有要紧事呢,别麻烦了!”王璞气愤地说:“别废话,别说你是西庄的乡亲,就是本村的叔叔大伯,不带路条也不让出入!”那家伙翻了脸:“瞧瞧,我是办公事儿的,耽误了,你负责!”“谁出门不知道带路条,办公事儿,更得带!”这时,小墩听到沟里有人说话也赶来了,俩人把来人送到村公所,经审查送到区里,后来听说这个家伙还真是来野场探听情报的。区上和村里的干部们都夸奖王璞是好样的,为抗日立了一功。 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边区政府要求对全区政权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改革,春夏间完成村级政权的选举任务。区上指示野场组织群众自己来选举村长、副村长。但由谁来当村长,在野场却发生了一场斗争。广大群众想选个好村长来掌握印把子,领导大家开展抗日斗争,实行减租减息。但村里的几家财主也想把持印把子,好抗粮抗捐,阻止减租减息运动,维护他们的权势。所以,野场的选举进行了两次,都是由于几家财主的破坏和捣乱而失败了。 党支部为了搞好这次选举,通过选举对广大群众进行一次思想教育,就派了党员干部到各家各户宣传选好村长的重要性。学校老师为了配合选举还编了歌,教孩子们唱,歌词是:“杨叶青,柳叶长,今年要选个好村长。抗日是模范,办事公平十六两。不选那个滑头鬼,不选那白脸黑心狼……”为了使选举家喻户晓,儿童团白天写黑板报,晚上搞屋顶广播。这样,经过多方面宣传发动,大多数群众认清了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政权的重要意义,决心选一个真心实意领人们打鬼子的好村长。 野场第三次选举开始了,参加选举的群众扬眉吐气,早早来到会场。王璞带领儿童团员排着整齐的队伍,扛着红缨枪,喊着:“一、二、三、四”,精神抖擞地进入会场,并指挥儿童团唱了老师新编的选举歌。会议开始先由区长讲了民主选举的意义,然后公布了选举办法。办法规定:先分组讨论提名,然后集中各组意见,确定候选人,最后民主选出村长、副村长。办法一公布,一个财主的儿子跳起来说:“这办法我不同意!”妄图带头让他们那伙人站出来捣乱会场,继续破坏选举。群众和区里来的干部识破了他的阴谋。王璞带领儿童团员齐声高喊:“破坏选举就是破坏抗日!”区长站起来把桌子一拍:“民主选举是边区政府的指示,你几次破坏选举,今天还想捣乱,把他送到区上去!”原来想跟他一起起哄的几个人,看到了捣乱的下场,都不敢吭声了。在区长的主持下,选举顺利进行。王璞爹王三群入党后为抗战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了区里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当选为村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