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西藏研究 >

小地方与大世界:一个边缘藏族社区的本土现代性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时代,单一现代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调,有必要关注不同文化经验对本土现代性的塑造。通过探讨西藏芒康盐井地区“内生现代性”的故事发现:在宗教方面,西方天主教与本土藏传佛教在长期斡旋过程中,利用多种策略实现了多层面的和解与包容;在传统仪式方面,嵌入旅游的“假结婚”仪式展演,不仅是游客凝视的对象,也是藏民自在自为的传统文化实践;在价值观念方面,本地多元包容的文化体系内生出一套具有外向性、利他性、普惠性特质,并能够实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自洽的本土价值观念。面对日益强大的现代性力量,主体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社会经济变迁的抗争过程中,但他们依然有足够的韧性保持自己的主体性。本土现代性不仅仅是西方现代性在本土化实践过程中本土与西方互动、协商、妥协的结果,也包含本土依据地方性的文化经验应对地方发展而内生出的现代性。
    关 键 词:本土现代性/宗教融合/仪式展演/价值观念/西藏
    项目基金: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研究”(项目编号:15ZDB118)的阶段性成果。
    当今社会,全球化渗透于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领域,呈现出消解民族国家边界的不可逆转之势。在此背景下,西方科技、经济和组织形式以其优越性深刻影响着发展中国家以及边缘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现代化发展为地方社会创造了诸多舒适、安全、有品质的生活基础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现代性的消极面。①具体而言,其消极面表现为经济理性,渗透于社会生活各领域,工具理性对人的物质欲望的强化②,最终导致人之理想性本质的异化③。这种单一现代性在全球化时代成为社会发展主调④,世间万事万物皆被对象化为“资源”,消解了地方社会的主体性,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传统与本土的知识及文化被冠以落后的标签,“科学”与“理性”成为绝对权威⑤,塑造出“核心—边缘”的不平衡发展结构,并扩散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单一现代性观念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思想,认为发展中国家及边缘地区社会的现代性实践,是对西方科技、经济和组织形式的追随,这同时是对本土知识与文化的抛弃,“这种趋同模式意味着贬低后来者的地位”⑥。然而,现实的现代性发展却呈现出复数形式的图景:各个社会在经历现代化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本土资源以解决现实问题,使之符合自身社会的政治条件和精神世界⑦,世界呈现出多元现代性的面貌。
    多元现代性承认不同社会共同核心特征的同时,也强调其在心智、制度和其他方面存在差异。⑧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地方社会的现代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响应。⑨地方社会在承认、学习和借用具有优越性的西方现代性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舍弃本土的地方性知识,带有“本质”文化印记的内部领域依旧保持着主体性。⑩在地方与全球、传统与现代的互动过程中,地方传统文化得以创造性、适应性地复兴。(11)换言之,传统的日常生活并不一定会被现代性所异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及其自我认同可能会引导地方社会走上内生化的现代性道路。(12)这种内生的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并无孰优孰劣之分,仅是各自依据本民族或社会的文化经验对现代性的中心问题做出的回应,因此世界被纳入一个“开放的体系当中”(13)。在其中,现代与传统、本土和外部混杂交织、互为所用,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社会在物质和文化方面的发展。(14)
    笔者在长期的田野实践中发现西藏芒康盐井地区这一典型案例。在旅游发展推动下,该边缘藏族社区卷入现代化进程,但地方社会的传统文化并未因此被异化,其现代化走向了和谐的“共睦态”。鉴此,本研究希望借助西藏芒康盐井地区的本土现代性故事,为边缘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开启更多可能的阐释。
    一、田野点概况与现代化发展历程
    (一)田野点概况
    本研究选取的田野点位于西藏***昌都市芒康县纳西乡的盐井社区,其地处214国道旁,以产盐著称。以盐田为核心的盐井社区包括上盐井村、纳西村和加达村三个行政村,其总人口分别为741人、1347人和1249人。(15)盐井地区自古以来便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1949年以前此地马帮依然兴盛,多元文化在此交流、碰撞、融合、发展,形成兼容并包之势,在宗教信仰方面尤为突出。目前上盐井村天主教和藏传佛教信仰并存,村民中80%信奉天主教,20%信奉佛教,纳西村和加达村则信奉藏传佛教。
    据《芒康县志》记载,该地区的盐业历史可追溯至格萨尔王时期,到清代开始有详细的文字记载。(16)澜沧江东西两岸鳞次栉比分布3000余块白红盐田,以加达村的盐田数量最多。历史上,盐民通过物物交换的形式将盐销往昌都、林芝,乃至四川、云南等地获得经济收入。直到2011年前后,这种传统的交易形式才逐渐停止,而外出务工、葡萄种植、林下资源采集及旅游业开始成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目前该地区已开发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藏芒康盐井旅游景区,千年古盐田、天主教堂均成为该景区的核心旅游吸引物。
    笔者曾于2002年至2018年多次前往盐井社区进行调查,通过深度访谈、非参与式观察等方法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其中,2018年8月1日至8月10日,集中对盐井地区盐业和旅游业发展、宗教信仰、“假结婚”仪式、价值观念等层面开展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共访谈40人(如表1所示),并根据所属行政村、性别情况进行编码。在此基础上,围绕研究问题,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
    表1 访谈对象信息一览表(17)
    
编号 宗教信仰 身份 编号 宗教信仰 身份 编号 宗教信仰 身份  
SM1 天主教 纪检委员 SM14 藏传佛教 组织委员 JM4 藏传佛教 大学生  
SM2 天主教 村民 SF15 藏传佛教 大学生村官 JM5 藏传佛教 村民,旅游经营者  
SM3 藏传佛教 村民 SM16 天主教 村民 JM6 藏传佛教 村民,旅游经营者  
SF4 藏传佛教 村民 NF1 藏传佛教 村民 JF7 藏传佛教 村民,旅游经营者  
SM5 藏传佛教 村主任 NF2 藏传佛教 村民 JF8 藏传佛教 村民,旅游经营者  
SM6 天主教 村民 NF3 藏传佛教 村民,盐商 JF9 藏传佛教 芒康县导游  
SF7 天主教 村民 NF4 藏传佛教 村民,服装店经营者 JM10 藏传佛教 “假结婚”仪式传承人  
SM8 天主教 村民 NM5 藏传佛教 大学生 JM11 藏传佛教 大学生  
SM9 天主教 村组长 NF6 藏传佛教 大学生 JF12 藏传佛教 村民,党员  
SM10 天主教 村组长 JF1 藏传佛教 妇女主任 JF13 藏传佛教 村民  
SM11 天主教 神父 JM2 藏传佛教 驻村书记 JF14 藏传佛教 “假结婚”新娘扮演者  
SF12 天主教 修女 JF3 藏传佛教 县中学教师 JF15 藏传佛教 “假结婚”新娘扮演者  
SM13 藏传佛教 村书记            

    (二)盐井地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
    生计方式变迁可以折射出盐井社区的现代化发展历程。该地区藏族居民祖祖辈辈依赖盐业生产维持生计。传统产盐各环节均需人工完成,最辛苦的当属晒盐卤环节。藏族女性需下到江边深达10余米的盐井,用木桶将卤水背到贮卤池自然浓缩5-6天,再将卤水注入盐田。这些女性劳动力一天中多则背400-500桶卤水,少则背60-100桶,澜沧江东岸的盐田劳作因地势陡峭难度更大。很多女性因长期高强度的劳动及卤水浸泡,患有风湿、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甚至提前绝经(18),因此盐民一直期望用先进的技术替代这种繁重的人工劳动。盐井地区并非封闭的社会,与外界有着频繁的互动交流。2003年,前往大理卖盐的年轻人带回了村中第一台手摇式柴油水泵,并迅速在盐户当中普及开来。短短4年内,该地经历了柴油机、汽油机和电泵机三次更新换代。目前,电水泵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盐业生产的必备生产工具,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现代技术更新推动了盐井地区的机械化发展。此外,盐民也曾尝试使用水泥筑造盐田以免除翻新盐田的劳烦,但因土壤原因以失败告终,红白土质盐田得以保留至今。
    2013年,盐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左右,盐井社区旅游业逐渐兴起,由此衍生出盐田的新功能。盐田由纯生产功能转变为以观赏功能为主,生产功能为辅,与此同时,原来食用价值低且更为廉价的红盐因其独特性成为旅游消费中的“新宠”,并被创造性地赋予了医疗保健功能。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民对盐田的认知发生了改变。目前,藏家乐经营、红白盐旅游商品销售、盐田观赏、旅游宣传拍摄等活动主要集中于加达村,其他两个村涉及较少。受游客的影响,藏民对盐田发展出审美性需求,甚至试图将现代生活的养生需求嫁接到本地,在缺少正规足浴设施的情况下,推荐游客到澜沧江边的盐井泡脚。经济利益激活了盐民的市场意识,市场秩序在经历短暂的混乱之后,盐民经过协商建立起社区自主参与制度,每10户一组轮流卖盐,每组卖3天,收入由10户均分。
    尽管地处边缘藏区,盐井居民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和借用西方现代性的生产方式,在物质生产领域走上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然而,西方科技、经济和组织形式并没有随着盐井地区的现代化生产实践,而渗透到宗教信仰、民族仪式、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领域。换言之,盐井社区未被西方现代性殖民而舍弃地方性知识,在现代化发展中保持着独立的主体性。鉴此,本研究主要从宗教信仰、传统仪式、价值观念三个层面,探讨西藏盐井地区现代与传统互动中的本土现代性议题。
    二、和谐共处的宗教信仰
    藏传佛教与天主教和谐共存成为盐井社区独特的宗教现象。面对西方宗教的传入,盐井居民既未全盘接纳,也未完全排斥,而是在经历长期碰撞之后,实现了西方与本土之间的和解与包容,在村庄之间、家庭之间,甚至家庭内部实现和谐共处。
    (一)教堂与寺院:西方天主教本土化的历史故事
    17世纪起,作为西方殖民前锋的天主教开始在西藏地区传播,但至今仅有盐井地区依旧保存有信徒和教堂。历史上,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有绝对优势,形成了极强的排他性,天主教在盐井地区的传播屡经周折、数次中断又再度恢复。19世纪40年代,天主教与藏传佛教冲突最为激烈,以当地刚达寺僧人武装驱逐天主教神父杜仲贤致其死亡而告终。直到1951年,在天主教徒呼吁及政府力量介入下,盐井天主教堂才重新成为天主教活动场所,由此开启盐井社区多元宗教信仰和谐共处的局面。盐井天主教能够幸存并扎根于此,原因在于其积极践行西方天主教的本土化策略。
    1.依赖地方基层社会的大众性策略
    早期天主教在西藏的传播依赖西藏社会上层贵族阶级,同时借助政治纷争传教,但最终失败;后期则利用社会基层民众,将当时西方现代性渗入基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了天主教的扎根与传播。1865年,被其他地区驱逐而仓皇逃到上盐井(19)的传教士,通过免费医药、救济弱者和向刚达寺布施,展现西方社会在科技、经济和文明方面的先进性与优越性,从而得以在较为传统封闭的盐井社区立足。具备一定的教徒基础后,传教士在上盐井村购买土地、修建教堂、传教并吸纳信徒、设立卫生所和学校等,得到藏族群众的接纳。越来越多的藏民开始信奉天主教,并在天主教堂周围落户安家,逐渐形成上盐井村。至今,上盐井村天主教家庭也多分布于教堂附近。
    2.对本土藏传佛教的包容性策略
    早期传教士严格恪守天主教教义,驳斥藏传佛教教义,与藏传佛教处于对立状态。天主教在入藏早期(17-18世纪)遭到黄教喇嘛攻击而难以生存,但传教士仍坚决不同意尊重藏传佛教和当地习俗,因此激化了不同宗教之间的矛盾。(20)后期盐井天主教传教士则主动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和方式,积极向刚达寺布施,获得刚达寺的赞誉,并最终得以暂住此地。虽然这类传教行为是为西方现代殖民所做的准备工作,但在现代性试图渗入传统社会时,这种积极主动地对待本土藏传佛教的包容性策略,为其打开了进入西藏地区的大门。在当代,不同宗教间的差异认同与彼此尊重也奠定了当代宗教和谐的基础。
    3.积极开放的本土文化适应性策略
    自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贯彻以来,天主教更积极地与地方社会文化融合,进行本土化与世俗化实践。首先,盐井天主教使用本土语言进行宗教传播。不仅将《圣经》翻译为藏文版,还在翻译时借用大量藏传佛教词汇,如借用藏传佛教宗教术语将教堂圣水称为“额曲”或“曲丹巴”;村民在家中设立的天主教“圣龛”也叫“曲康”,与藏传佛教“佛龛”称谓无异。天主教徒唱圣歌和做弥撒也都使用藏语。其次,盐井天主教一直积极培养本土神职人员。从外国神父管理盐井教堂时期对各层级藏族神职人员的培养,到后期的藏族神父鲁仁弟,本土神职人员的培育对天主教在盐井地区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藏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也体现出天主教的本土化适应。2004年重新修建落成的盐井天主教堂,外观具有浓郁的藏式建筑特色,内部也在天主教堂基本装潢风格基础上加入藏族元素,如圣像被哈达围绕。由此,盐井天主教实现了在西藏社区的深度文化适应。
    (二)天主与佛陀:宗教信仰融合共处的家庭故事
    在上盐井村,不仅天主教家庭与藏传佛教家庭互为友邻、和谐共处、共同劳作、彼此帮扶,还有许多混合宗教信仰的家庭,成为上盐井村独特的宗教文化现象。在这些混合宗教家庭中,成员之间彼此互相尊重,并被赋予完全自由的信仰权利。
    1.家庭内个体信仰的尊重与自由
    上盐井村新生婴儿出生后,会由家中长者为其起名,但宗教信仰不同,起名方式和名字不同。藏族家庭一般多子女,家族中成年者宗教信仰不一致时,一般会让子女信奉不同宗教,以保证信仰的代际传承。如果决定新生子女信仰藏传佛教,则由喇嘛为其取藏传佛教名字。若决定新生子女信仰天主教,则由神父或信仰天主教的长者为其取天主教名字,如华生、荣生、鲁仁弟、白南弟、玛利亚等。早期天主教严格要求不得与异教徒结婚,更不能随便改变宗教信仰。但在上盐井村,长辈支持子女的宗教信仰自由。即使子女在年幼时跟随父母其中一方去教堂礼拜或去寺院朝佛,长大后亦可自由决定宗教信仰并改教。宗教信仰也不再是结婚阻力,婚后一方是否改变宗教信仰完全自由,并不会遭到原生家庭或者其他长者阻拦。
    2.家庭内宗教仪式的和谐与共处
    上盐井村家庭内部的宗教和谐与融合既体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更体现在婚丧嫁娶等重要人生仪式中。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尊重彼此的日常宗教规范,如饮食习惯方面,村民谈道:“藏传佛教每月15日不吃肉,天主教每周五不吃肉,所以我们家每周五和每月15日就都不吃肉了。”(21)“外婆信佛,不吃鱼肉和鸡肉,所以我们在家也不吃的,想吃就去外边饭馆吃了。”(22)室内陈设方面,供奉的佛龛与圣龛同时出现在最重要的位置,耶稣或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佛像以及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挂像是上盐井村家屋内最常见的摆设;至于日常宗教实践,每日朝拜与诵经仪式在同一家屋内彼此和谐,家庭成员也会帮助彼此购买、准备煨桑或礼拜的用品。由于血缘联系,日常祈祷的对象也超越了信仰界限,如佛教信徒的母亲为天主教徒的儿子,在藏传佛教寺院向佛陀祈祷平安健康,信仰天主教的父亲也会为信仰佛教的家人在天主前祷告。
    全家族集体参与的重要婚丧仪式,体现了不同宗教信仰之间更高层面的和谐。因佛教徒前往教堂参加仪式不便,所以上盐井村的婚礼遵循传统藏式婚礼,宗教信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婚期择取与祷告仪式上。具体而言,佛教信徒由喇嘛选定婚期;天主教信徒则由自己选择星期一或星期五中的一天,但天主教徒婚礼不在教堂举行,而是由神父和教友前往婚礼当事人家中参加并祷告。至于葬礼,家人会充分尊重亡者的信仰举行丧礼仪式,如佛教徒去世,家人会前往佛教寺院请喇嘛做法事;天主教徒去世,家人则会邀请神父主持天主教葬仪。
    (三)葡萄酒与酥油茶:生计生活丰富融洽的个人故事
    因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与多元交织的历史文化,上盐井村形成了生计方式多元、节庆活动丰富的融洽局面。
    1.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多元生计方式
    历史上,盐井地区以盐业为主要生计方式,上盐井村和纳西村盛产白盐,加达村盛产红盐。但近年来,由于澜沧江东岸的盐田地势陡险,劳作难度大,加之该两村年轻人口外流较多,劳动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盐田荒废较多。盐业作为一种古老的生计方式被逐渐抛弃,村落的重要收入来源转变成以小麦、青稞、玉米为主的种植业,丰富多样的瓜果林木业以及葡萄酒产业。因天主教圣事需要葡萄酒,历史上传教士从法国带来葡萄种子,教授当地藏民如何种植葡萄与酿造葡萄酒。时至今日,盐井老百姓家家户户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上盐井村的鲁仁弟神父开办有葡萄酒厂,原料和酿造技术都与法国波尔多一脉相承。葡萄酒不仅是藏民接待亲朋好友和贵客的佳酿,更面向市场销售,成为当地人的重要生计方式。盐井地区的葡萄酒已经成为西藏28项地理标志产品之一,还形成西藏第一个本土葡萄酒品牌“达美拥”,并获得“第八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和“西藏***著名品牌”殊荣。
    2.藏族、佛教与天主教交织的丰富节庆活动
    作为藏传佛教与天主教共存的独特地区,盐井地区融合了二者的节庆活动。天主教除了每周日固定举行的弥撒活动,最主要的庆祝节日就是复活节、感恩节和圣诞节。盐井天主教堂曾邀请云南茨中教堂教友以及刚达寺重要人物、政府领导等前来一起参加活动。非教友的当地及周边民众虽然不参加教堂内的仪式活动,但也会前来参加其他节日活动甚至帮忙。所有活动参加者在教堂的院子里共用圣餐,一起跳弦子舞。对此,村民谈道:“天主教复活节,教堂特别热闹,我爸爸(信仰藏传佛教)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我们会骑车带他去看跳舞,上午我(信仰天主教)去教堂,我爸爸就不会进教堂里边,只是在院子里看跳舞。”(23)刚达寺在藏传佛教节日如“跳神节”时,也会邀请神父及天主教信徒前去观赏庆典,如村民所说:“跳佛的时候,我们(信仰天主教)也都去刚达寺看跳佛,但是我们不进佛堂的。”(24)“我爷爷是村里大厨,他信仰佛教,但是天主教过节,我爷爷也去给做饭。我们平时大家都不介意信什么教,有事情都会去帮忙。”(25)显然,传统的藏族节庆与佛教、天主教庆典共同组成了当地藏民丰富多彩的日常节庆活动,形成跨越宗教信仰的联欢活动。宗教信仰不仅不是彼此互动的障碍,还成为促进社区团结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