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维度及实践路径


     
    摘  要:民族高校教育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民族高校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政治高地;民族高校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基地;民族高校是涵养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场域。目前,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现实难题主要表现为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不健全,浅层化和形式化现象严重;民族高校文化建设滞后,难以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本需要;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缺乏有效载体,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为:(1)加强制度建设,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2)加强文化建设,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3)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高校;价值;路径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我国目前民族工作、民族事业开展的重心,也是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引。
    民族高校因具有民族性和文化性的双重特征,对文化育人具有重大意义,但与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直接相关的文献却较为鲜见,仅有一些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高等教育文化责任的研究[1];以文化为取向的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2];以关系性思维为导向的民族高校与文化的关系研究[3](P25-29);各级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研究[4];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5],[6]、时代使命研究[7]等。在当今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持续推进的社会转型期,有必要对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并对其现实难题进行回应,提出解决问题的实践路径,为此充分发挥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文化责任与担当。
    一、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维度
    (一)民族高校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政治高地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教育对国家、少数民族群体及个体、民族教育自身有着多维的价值诉求。民族教育旨在推进国家认同、民族团结和文化创新,是一种少数民族个体“国家化”“民族化”和“个性化”的教育[8]。民族高校作为民族教育的最高办学实体,理应彰显和回应民族教育的价值诉求。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民族学子汇聚于民族高校,在学习和生活的各领域中彼此交融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生活,是一个印证着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的代表性场域[9]。由于不同民族地区在自然条件、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党和国家对在民族高校学习的各族师生一直都有着特殊的知识和思想素质要求,尤其是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传统、制度安排、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文化氛围、现实教育政策等决定了民族高校是最适合培养热爱国家、坚持民族团结的高级人才的场所[10],同时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政治高地。
    2019年10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这对新形势下民族高校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理念纳入民族高等教育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以维护民族和谐、保障民族团结为基本前提,这也是民族高校在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语境下的应有之义。为此,民族高校作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场域,除了要体现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高校基本功能以外,更需要体现出培养大学生合格的政治素养、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使命与担当。这种使命与担当将成为民族高校有力的政治屏障,有助于防止民族地区教育系统和各民族学子受到境内外各种不良势力及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民族高校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基地
    民族高校始终站在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局的高度上,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创新,培育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程贯穿和系统谋划。一直以来,民族高校都驻守在优秀文化传承的一线,坚定地发挥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作用,成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基地。
    在文化育人的过程中,各民族高校通过制订一系列相关规章和措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线,既打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壁垒,又依托学校不同的教育途径,为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提供制度保障。教师作为高校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各民族高校强化其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工作理念,全面提升教师为学生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求全体教师将立德树人贯穿于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同时紧抓学生和教学两条主线,在教学实践中始终把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构建全程化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大师生实践合力的效应,积极地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入到学校管理工作和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之中[5]。中南民族大学坚持文化互嵌、学习互嵌、生活互嵌,将各民族学生混合编班、混合学习、混合居住,积极推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注重各民族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资源共享,形成了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的校园文化,穷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基。
    (三)民族高校是涵养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场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意识集合体,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认知、情感、态度、评价和认同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总和,具体包括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4]。民族高校无论在地理位置、学科专业设置还是师资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先机,有利于促进大学生通过感知象征符号和形塑集体记忆实施象征教育,通过体验情境和生成情感进行情感教育,最终形成价值理性实现价值观教育。因此,民族高校作为涵养和内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场域,发挥着独特的象征教育、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功能。
    首先,民族高校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并长期服务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民族高校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师生的多民族性为校园文化提供了多元符号和多维理解。民族高校通过借助于外在的符号表征,如代表中华民族和合一家的建筑物、多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的历史英雄人物等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符号形塑大学生潜意识中的集体记忆,形成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知识谱系,最终唤起大学生内心深处原生朴素的中华民族情感。其次,民族高校通过创设各种特定情境,让大学生在直接体验和感知中生成和累积中华民族情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终达致忠诚的境界。最后,正确的认知和高度的情感体验会使大学生建构起理性的价值观念,驱动他们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有的精神内核内化于心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转化为热爱祖国与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和行动。
    二、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主要现实难题
    (一)民族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机制不健全,浅层化和形式化现象严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性和基础性的战略工作,重在常态化和经常化,需要绵绵用力和持续用力。当前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有关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培育手段和内容看起来丰富多彩,规模宏大,实则浅显单一,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形式繁杂,内容陈旧。虽然民族高校每年都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主题学习活动,关涉祖国观、民族观、理想信念等多项教育内容。教育主题提及到的新概念新鲜词纷繁复杂,给人眼花缭乱的直观感受,但实际上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近10年来的实践中并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在原来陈旧的教育内容中套上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包装和手段,显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主题教育活动的多样化程度成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要评价指标,而对于活动的质量和设计却没有给予太多关注。
    二是数量繁多,针对性不强。大量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主题学习活动往往以系列形式出现且周期较长,层出不穷的主题学习活动让很多大学生疲于应对,同时也消灭了他们对于主题学习活动的热情与专注。为了应付学校和各级学生组织交付的任务,很多班级会在一次活动中应对多个主题,打包做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节约时间、经济和场地的成本效益,只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主题内容相近的政治思想活动甚至毫不相关的其他主题活动都会与其在一起打包做、贴合做。这样做的直接效果就是冲淡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培育活动,没有达到其深层意义和教育效果,致使大学生形成应付和轻视的思想,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削弱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
    三是追求规模,成效性不高。部分民族高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过程中过分追求大规模的活动形式和表面效应,无论是工作的目的、方式、过程都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相距甚远。大规模的活动固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缺乏对活动自身教育性的探究,缺乏对学生可接受能力的提前评估,导致活动并未能直击学生内心深处,未能达成学生对活动的心理预期,实际效果不佳[11]。
    (二)民族高校文化建设滞后,难以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根本需要
    首先,从对民族高校文化建设的认同来看。随着政治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也逐渐丰富和激烈。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多元文化,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念上产生了诸多矛盾与困惑[12]。目前,很多民族高校为了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更注重物质与外在层面的提升,忽略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忽略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和内在精神文化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氛围中,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逐渐模糊,对自己的未来也缺乏清晰定位,致使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弱化,对民族高等文化建设的认同也逐渐减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成效。
    其次,从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来看。虽然民族高校开设了民族理论与政策、少数民族发展史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有关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但这些课程在学校课堂教学的整体比例不高,学生并未引起思想和行动上足够的重视。民族高校的理工科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面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长期以来一直未得到妥善的斛决。此外,民族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研究中一直以来仅局限于语言、文学、历史这“老三科”的研究,忽视对少数民族哲学思想的探讨,忽视对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挖掘,也忽视对人的思想意识、道德与价值、理论思维的研究。”[1]《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民族理论与政策》这两门高校思政理论课对中华民族是由中华各民族创造的史实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和实践内容介绍得不够完善和深入,尤其是《民族理论与政策》偏重于介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民族的多元性与特殊性,学生尤法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形成对中华民族一体化发展及完整历程的认知,更尤法感知到各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贡献[13]。如果忽略了中华各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史以及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历史的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从总体和宏观上把握中华民族的多民族融合的历史和进程,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及其宣传教育也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14]。为此,只有加强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的内容选择及其适宜性研究,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形成良好的民族高校文化建设氛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民族高校立德树人缺乏有效载体,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民族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政治担当和历史担当,也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质要求。立德,就是民族高等教育立足于中国大地,成为坚定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阵地以及为各民族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育人高地;树人,就是要有效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熔铸于广大青年学子心田,使他们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价值导向和政治标准。民族高校只有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民族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各民族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才能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思想水平,真正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不可避免地对民族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较大冲击,部分精神层面上的不良观念也逐渐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其中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的消费主义思潮入侵、对境外宗教势力、反动势力和恐怖主义思想的风险防范意识缺乏以及传统工作方式的薄弱都有可能导致民族高校在教育中防范应对不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解构的风险。因此,民族高校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寻找其中的实质内涵和丰富的育人因子,将这些载体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有机结合,让大学生在感悟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可以将延安精神、革命文艺作品等凝聚着老一辈革命家优良传统和崇高作风的红色文化作为载体,把这些红色文化基因作为学生精神力量的源泉,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精神载体不仅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高度契合,而且可以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将个人志向与祖国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实现自我价值,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的参与者与践行者。
    三、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加强民族高校的制度建设,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
    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性、民族地区安全形势的敏感性、民族高校的特殊性等因素,民族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争夺激烈的前沿阵地。民族高校应利用其研究和教学优势,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史料和相关资源,通过各种渠道与途径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与教育,大力推进各民族学生的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形成“互学互鉴互促”的交流制度,使民族高校成为一个和谐温馨的民族大家庭,帮助大学生理性认知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进而在他们内心深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高校需从大力推进民族团结事业发展、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的国家高度出发,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有针对性、长效性的和持续性的配套制度,完善民族高等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条件保障机制、培育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加强党对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事业的领导。同时要以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为切入点构建民族高等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的融通教育体系。在各民族高校中应当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常态化机制,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民族高校的文化建设,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民族高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主要场域,借助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科研优势、师资力量及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糟粕渗透到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着力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凝聚力,提升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根于他们的思想和意识,进而实现民族高等教育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庄严使命。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都有着厚植于心、坚不可摧的原生情感,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并不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需要经过后天的培养与自觉的建构。为此,需要在民族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强化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同发展走向繁荣的史实。
    民族高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更是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支点。为进一步丰富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建设,民族高校应将民族特色浓厚的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教学工作中,在丰富和完善民族文化第一课堂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教育建设基地,塑造浓厚的民族文化环境,铸造民族文化思想殿堂,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第二课堂,同时立足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人文教育,实现校园内各类教育的协同育人。只有各民族高校的青年学生对民族高等教育文化形成较高的归属感、认同感和统一信念,各民族学生才能从思想和行为上更好地相互尊重和相互理解,并在不断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中逐渐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三)加强民族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
    首先,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从本质上看,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互为一体的,对国家的认同就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政治的认知虽然越来越趋于理性和全面,但由于受到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对他们不能仅仅从语言上强调爱国主义,更要落实到实践中,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他们对中华各民族共同奋斗的认知,激发他们对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国家归属感和共同体认同感,种下坚定的信念之根。
    其次,需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使大学生知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之源。新中国是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建立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确立的,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领导在中国繁荣富强的道路建设中功不可没,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大学生彻底了解新中国伟大奋斗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不屈不挠地与各种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历史,加强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行为的认知和理解,才能真正在思想源头上提升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正确认识。为此,在民族高校的宣传教育中,可以深入挖掘民族团结方面的各种题材,充分表达各民族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的历史进程,让学生感语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仰以及带领各族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担当,增进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最后,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形态的教育。这种文化形态凝聚着中国共产党光辉奋斗的历史和故事,本身就具备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需要充分发挥这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力量之魂的价值和作用。对这种文化形态的认同不仅仅是简单的意识形态问题,更多的是涉及中华民族在集体奋斗过程中的国民精神。民族高校可鼓励让学生参与当地红军或抗战老兵等的口述史料整理,同时提供其他参与式观察的机会,使其产生感同身受的共情体验,促进他们的知识获得和情感升华,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民族高校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形态的主题教育活动时,一定要遵循大学生的心理规律,照顾他们的可接受性特点,运用具有创新意义的途径方法和载体,使这种文化形态教育成为大学生面对学业困难和生活困境的有力精神武器。
    参考文献:
    [1] 白红梅.坚守与变革: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6,(11).
    [2] 苏德,刘子云.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述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9).
    [3] 苏德.多元一体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7,(3):25-29.
    [4] 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1).
    [5] 冉春桃.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
    [6] 张立辉,许华峰.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
    [7] 陈锦均.民族高等院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
    [8] 袁梅,苏德,江涛.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应然价值观照[J].教育研究,2019,(10).
    [9] 来仪.民族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再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7,(2).
    [10]伍淑花.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应加强民族团结的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0,(3).
    [11]王星,王孟.现状、风险与培育:铸牢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红色路径思考[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12]韩云川.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弥补[J].科学社会主义,2007,(6).
    [13]陈智,宋春夏.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9,(4).
    [14]陈•巴特尔等.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5).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