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视野中的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4/11/23 07:11:40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张乃和,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暨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经济社会史”(economic and social history)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1890年出版的两卷本《新英格兰经济社会史(1620—1789)》,由美国制造商兼历史学家威廉·巴布科克·威登(William Babcock Weeden,1834-1912)撰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见到的以“经济社会史”冠名的首部学术著作。当时学术界对这部著作评价甚高,认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一项空白研究领域”,威登因此被誉为“新研究领域的开路先锋”。威登尽管是当时知名的制造商,但他在不惑之年弃商从文,最后主要是作为一个史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而被后人铭记。威登的著作甫一出版,就引起了英国经济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坎宁安(William Cunningham,1849-1919)的关注。1892年坎宁安在他的代表作同时“也是英国历史经济学最重要的文献”《英国工商业的发展》再版时,及时吸收了威登的研究成果,并把威登的著作列入“权威著作书目”。威登撰写的新英格兰经济社会史,属于英国殖民地经济社会史内容,因而受到了坎宁安的关注。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由此滥觞。 此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年鉴学派以及新社会史等影响下,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开始走向成熟,它不仅是一种研究视野和理论方法,而且已发展成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史学流派。尽管经济社会史的定义是开放的,但其实质是把经济史的深度与社会史的广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门历史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经济、社会结构、宗教文化、教育、法律、日常生活等内容。其基本特征是:重视经济与社会互动的历史;重视整体的、长时段的历史;重视人文的、大众的历史。经济社会史学科“具体而不琐碎,广阔而不零散”,“该学科特别适于宏大、复杂历史题材的研究,例如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之类的问题”。从学界的相关发展来看,也确实如此。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就是向现代社会转型问题。这正是其与全球史之间的重要契合点。国内外学者对此尚未予以足够关注。本文将集中梳理西方全球史视野中的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学术进展,以期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一 在全球史兴起之前,西方的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围绕向现代社会转型问题,不断扩大研究视野。威登的著作被认为“充满了有趣的细节”,而坎宁安的著作则被认为是“一流著作”。在研究方法上,坎宁安强调整体性,重视经济思想观念与实际历史检验之间的结合,重视针对影响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的阐述和把握;同时,在研究视野上,他把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放在世界史的整体进程中进行考察。继坎宁安之后,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不过,从总体上看,这些学术成就往往把英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研究视野,聚焦于英国国内因素,并通过国内外因素之间的比较或联系,来揭示英国道路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尽管研究视野在不断扩大,但这些研究仍以英国的民族国家为中心。因此,这种研究路径可以概括为所谓的“英国奇迹论”。 在全球史兴起之后,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围绕向现代社会转型问题,打开了全新的视野。一些学者不再聚焦于英国国内因素,而是把欧洲视为一个整体。他们放眼整个欧洲的社会转型,并把欧洲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之下,来探讨欧洲社会转型道路的特殊性。埃里克·琼斯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欧洲奇迹》于1981年出版,随后又不断再版,在西方影响很大。在该书第一版至第三版前言中,琼斯一再倡导把欧洲作为一个整体与亚洲展开长时段的历史比较,从而避免学术研究中的民族主义或孤立主义,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炼“欧洲的经验”。这些学者围绕欧洲或西方的兴起而提出的学术观点,可以统称为所谓的“欧洲奇迹论”。其中的问题在于,尽管他们试图突破民族国家中心论的局限,但却又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欧洲中心论”。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加州学派”,不再致力于求解“英国奇迹”或“欧洲奇迹”之谜,不再关注英国或欧洲道路的特殊性和优越性,而是放眼全球,聚焦中国与英国或欧洲的共同性或相似性,提出了“欧亚类似论”。他们共同主张:超越“想象的、理想化的欧洲”,把中国和一个“真实的”、“真正意义上的欧洲”进行“互反比较”,即平等地、中性地比较双方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并坚信“工业化和前工业化的世界之间有一个极大的断裂”,“两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加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马立博曾明确说:“所谓的‘工业革命’的确最早发生在英国,但其中的原因并不在于人们想象中的英国之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所具有的文化、政治或经济的优越性。”至于“欧洲奇迹”,他更是断言:“那些用于标榜造成‘欧洲奇迹’的各种因素中,几乎每一种都可以在世界其他地区找到,也就是说,它们并不是欧洲独有的,因此不能用于解释西方的兴起。”从“全球的和生态的视角”来看,19世纪以来全球历史的“大分流”,以及“英国带领下的西欧”脱颖而出,“这种现象纯属偶然,是一种全球耦合的结果”。因此,“加州学派”的学术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世界奇迹论”。他们尝试突破“欧洲中心论”的局限,但却又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历史相对论的困境。这正是将全球史视角与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相结合时所面临的问题。 二 全球史又被称为“新世界史”,“20世纪下半叶兴起于美国”。“从学科专业的角度来看,全球史是发生在世界历史学范畴内的观念与实践创新,是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史”。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球史不仅是一种学术研究视野,而且还是一种新兴的史学理论方法,并已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成为比较有影响的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从总体上看,全球史取得的学术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社会空间”视为历史研究的基本单元,“这个‘社会空间’可能覆盖一个局部地区,也可能覆盖整块大陆、整个大洋、半球,乃至全球”;“关注大范围、长时段的整体运动,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重估人类活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学理上破除‘欧洲中心论’”。这些成就的集中体现就是由布罗代尔提出并由麦克尼尔和本特利加以完善的“文明互动说”。“互动”成为全球史观的核心理念,也被视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 全球史的相应发展是对汤因比文明比较研究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某种超越。汤因比认为,像英国这样的民族国家并不是一个“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单位”,“人类全体”也不是,合适的历史研究单位是社会(或文明);应该在此基础上严格区分社会内部关系与不同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展开全程的社会历史比较。相比之下,全球史学者不仅重视文明互动,而且聚焦“社会空间”,突出了人类活动的主体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特征,打破了各地方、文明、区域等实体空间自我中心、自我说明的“自主性的幻想”,最终“成为一个完全超越内、外二分的视角”。这种研究思路在总体特征和发展方向上与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相当契合。 然而,全球史前述研究思路的内在缺陷也不可忽视。这主要体现在对各社会内部发展作用的研究不足;否认“终极真理”的存在,从而有可能陷入历史相对论。《全球史杂志》在2006年创刊时提出其宗旨是:不仅致力于解构西方的元叙事,而且还要从根本上破除决定论,放眼不同社会之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倡导跨学科对话与合作,开展全新的互动和比较研究。显然,该杂志的宗旨在努力破除“欧洲中心论”的同时,也容易使人陷入历史相对论的歧途,忽视各社会内部发展的作用。因此,有学者批评全球史忽略了民族国家和“小地方”的历史,从而使全球史沦为所谓精英们的话题。可见,人们质疑全球史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整合地方与全球之间的互动进程。 实际上,这些理论缺陷和学界的质疑,涉及全球史的本体论问题,其核心是:如何公正地判定全球史不同历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地理解全球互动进程的性质和特征,正确地把握全球互动的历史动力因素和历史规律性。只有解决了这些本体论问题,全球史研究才能克服各种中心论,才能够避免历史相对论,才能够获得新发展。就此,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三 全球史研究的重要主题不限于向现代社会转型,而是更多地放眼于“全球化进程、世界历史分期、跨文化交流(主要包括文化贸易、移民、物种交流、疾病传播等)、环境变迁与人类历史的互动关系等”。有学者进一步明确指出:在探讨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传播的作用必须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可见,全球史与英国经济社会史的研究主题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与推动的关系。 最近《全球史杂志》关注的主题,更加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一些学者开始从全球史视角出发,集中探讨国家的经济作用问题,揭示了国家干预经济在全球引起的“公地悲剧”;也有一些学者集中探讨“大分流”问题,揭示了殖民地和奴隶制度在英国崛起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分流”的科技和自由劳动生产率以及具体的环境资源等因素。2019年第1期《全球史杂志》关注的主题则是“全球史中的食物”,学者们从全球食物的生产、贸易、消费等方面,对“大分流”时期英国、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活水平展开了全新的研究。全球史领域的另一重要学术期刊《世界史杂志》曾专刊探讨“作为世界史的不列颠世界:帝国与全球史中的网络”。最近也有学者从全球史角度对不列颠帝国及其奴隶贸易展开专题研究。可见,目前全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关注着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主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见解。 与此同时,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主题也在呼应着全球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社会史的重要学术期刊《经济史评论》就提出,该杂志将改变以刊发专业兴趣文章为主的做法,更加重视刊发选题广泛、问题重大、研究范围广阔的文章,并设立“调查与反思”新专栏,对经济史的理论方法问题展开讨论;同时,该期刊将更加重视社会史、经济思想史方面的研究。此后,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日益关注全球史,并伴随着全球史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最近几年,一些学者更加关注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议题中地方与全球之间的互动,很多研究项目超越了原来的地理边界,扩展到欧洲、大西洋乃至全球层面。可见,全球史的方法和议题对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西方的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从萌芽到成长和成熟的演进过程,也是其研究视野从地方不断扩大到全球的过程。从所谓的“英国奇迹论”、“欧洲奇迹论”再到“世界奇迹论”,与其说是递进替代,不如说是研究视野的逐步拓展。在全球史的影响下,西方的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呈现出多样性、多层次性和多变性特征。这就使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更加复杂。因此,当今英国经济社会史研究者更加迫切地需要正视全球史带来的推动。 (原载于《史学理论研究》2019年03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阿德·阿贾伊与非洲史研究
- 下一篇:伊格尔斯与20世纪西方史学史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