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个在中国网络上广受嘲讽的国家。从恒河水到摩托车叠罗汉,从种姓制度到爬火车,凡是网民们能接触到的印度趣闻,都会成为大家口中的笑料。对于古代历史,特别热衷于抒发历史情怀的中国网民自然不会放过。 拜东瀛作家田中芳树《天竺热风录》所赐,唐朝贞观年间的一位使者王玄策,成为了一人灭印度一国的传奇人物。其实力只牛逼、智商之优越,前不输三十六人定西域的班超,后可比数百人平墨西哥的科尔特斯。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王玄策真的是以一人之力,灭了印度? 一国究竟是何国? 中世纪早期的印度戒日王朝 既然王玄策能一人灭一国,那么很多不了解印度历史的网民可能会把现如今的印度版图与王玄策时期的手下败将等同起来。如此一来,便可以幻想王玄策以一人之力,从喜马拉雅山打到连接印度东南角与斯里兰卡的岛群的罗摩之桥,横扫了整个印度次大陆。 但很不幸的是,在历史上印度基本只是一个囊括了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等一系列国家疆域的地理概念,甚至都不是印度本地人的自称。印度,实际上是波斯人或希腊人对印度河流域的称呼,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都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独立王国。印度古代史上所幻想的统一全印度的婆罗多,实际上一次都没出现过,更不用说王玄策这等并不高贵的凡夫俗子了。 当然了,印度史上占据绝大多数印度次大陆,或者北印度和西北印度的大帝国还是出现过的。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期的摩揭陀-难陀王朝开始,孔雀帝国、安达罗王朝、贵霜帝国、笈多帝国、戒日帝国等等大国,都在印度的古老土地上相继冒头。大家耳熟能详的唐僧西天取经,就是前往当时统治北印度的戒日帝国求取真经。 玄奘游历印度的路线图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定都曲女城的戒日王文治武功赫赫。他先花六年时间亲征印度各独立王国,使之对戒日帝国称臣纳贡。又在印度广建佛塔(窣堵波),建立医院,举办佛法大会,可谓当世印度一大强国。手里的军队也有象军五千,马军二万,步军五万。 那么王玄策是不是灭的这个戒日帝国?当然不是! 先不谈戒日帝国表面虽强,但也并不是真正控制了所有地方。位于德干高原上的南印度达罗毗荼土著人建立的遮娄其王国,就击败了号称所向无敌的戒日帝国,玄奘大师也略带敬畏地记载了这些悍勇无畏。从这一点上,戒日帝国的兵威恐怕并不如控制了德干高原的孔雀帝国、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等印度史上的强国。 在印度北部骑兵的重要性从国王的钱币上就可以看到 何况,王玄策647年以大唐使节的身份出使印度时,戒日王已死。由于死后没有留下明确的继承人,威震北印度的戒日帝国在过了30年无战事的安逸日子后,立刻分崩离析。戒日王的外孙儿达罗犀那首先自称“至尊王、崇高王、万王之王、转轮圣王”,继承或者夺取了戒日帝国的部分疆域。一大堆原本臣服的印度小王也纷纷开始争夺戒日王的遗产。来自西北印度的游牧民族后裔瞿折罗人也开始侵入恒河流域。 在戒日王旧疆上爆发的大规模军阀混战中,王玄策遭遇了其中一位军阀——戒日王的大臣阿罗那顺的袭击,三十名护卫全军覆没。王玄策被迫逃到吐蕃进行求援,才揭开了一人灭一国神话的序幕。这一国仅仅是刚独立的军阀阿罗那顺控制的地区,而在当时的印度,这样的军阀何止十数家。 真正出兵印度的还是吐蕃人
一人到底是几人? 与唐朝交好的松赞干布 谈完了一国的问题,我们再来看看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到底有多少人。 王玄策逃到吐蕃西部后,借数年前松赞干布娶文成公主并向唐朝连年朝贡之机,向吐蕃借兵1200。接着他又利用当时尼泊尔臣服于吐蕃的关系,向尼泊尔借兵7000,同时还从羌族建立的东印度章求拔国借兵,凑集了近万大军,向阿罗那顺发起了复仇之战。 吐蕃军队一直以重步兵著称 阿罗那顺显然既没有戒日王或者遮娄其王的军事才能,也没有戒日王的强大军队。当年的戒日王兵力鼎盛期号称有象军60000,马军10000,而阿罗那顺东拼西凑才凑了30000人左右,连戒日王朝骑兵象兵总数的五分之一都不到。所以,长期缺乏大规模战斗经验的阿罗那顺军,显然也不是来势汹汹的北方山地大军的对手。 传统的印度步兵大部分使用弓箭 再者,在当时一堆军阀混战的背景下,出现王玄策这么个这帮手,印度各路军阀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去组织联军抵抗王玄策?无怪乎阿罗那顺被王玄策和副使蒋师仁带领的吐蕃-尼泊尔-章求拔联军打的一败涂地,本人也被押赴长安。 或许,在某些诡辩者的眼里,所谓的一人是指一个唐朝人。那么在战役中屡建奇功的副使蒋师仁怎么就被一些人贪墨了?史书记载:阿罗那顺委国走,合散兵复阵,师仁禽之,俘斩千计。馀众奉王妻息阻乾陀卫江,师仁击之,大溃”。 那么至少有两个唐朝人参与了击败阿罗那顺之战,怎么就被有些网民贪墨了50%?还是在某些网民的眼里,只有最高指挥官才算人,其他人都不算?那恐怕古往今来世界各国的战争,基本都是一人破十万,一人灭一国了。毕竟最高指挥官一般只有一位嘛。 面对强悍的山地部队 一个普通的小军阀能抵抗多久呢?
鸡血背后的谣言 最后成功威震印度的还是吐蕃人 王玄策破阿罗那顺,无论从外交角度还是军事角度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胜仗。但是很多人可能不满于王玄策只灭了一个叛臣阿罗那顺,非要把东印度的迦摩缕波国也加到被王玄策吓得俯首称臣的队伍里。然而史书里根本没有提什么迦摩缕波被吓得魂飞魄散之类。 相反,历史上的迦摩缕波国在之前就成为戒日王朝的盟友,后来还借着戒日王朝的名义入侵了东印度地区的波罗高达国,同时帮助戒日王征服了孟加拉地区。阿罗那顺这个和戒日王毫无血缘关系的大臣造反,迦摩缕波国有什么理由去抵抗唐军又被唐军吓得魂飞魄散? 至于什么王玄策用火牛阵和投石机大破战象军的中华兵法传奇,无非又是田中芳树这位日本三国痴在没有任何史料做基础的情况下的幻想,当作小说还行,当作充满民族主义情怀的助燃剂还是档次太低了点。 田中芳树永远只是一个小说家 王玄策对印度的胜利,可能仅仅是唐朝军威上的收获。印度文明的诸项成果,要么之前就已传入,要么是之后和平期才传入唐朝的。 另唐朝对印度的实际政治影响可能也不如吐蕃来的直接和方便,毕竟消灭阿罗那顺政权的军队主体依旧是吐蕃人和吐蕃的属国尼泊尔。后来遮娄其王国请求出兵帮助唐朝讨伐阿拉伯帝国和吐蕃,唐玄宗也没有认真对待这个可能的军事盟友,仅仅是赐了个怀德军的名号就不了了之,丝毫没有任何大国风范。 晚年的唐玄宗被自己的印度俘虏所脑控 跟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王玄策带回来的印度婆罗门那罗迩娑婆,将一整套印度式的玄学带入了长安。 正是这么一个做了俘虏的婆罗门,让晚年唐太宗花费大力气到处寻仙问药求长生,不知道有没有因为重金属中毒而加速这一代明君的死亡。王玄策还不忘上书替这人洗白:此婆罗门实能合长年药,自诡必成,今遣归,可惜失之。今天看来,真的是令人哭笑不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