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抓到关羽之后为什么就杀了 关羽到底做错了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对关羽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备的蜀汉阵营当中,最让人唏嘘的一场战役即襄樊之战。这场由关羽发动的北伐战争,原本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仅击溃了曹操的多路援军,逼得曹操动了迁都的念头,更重要的是它减轻了益州方向的压力,让刘备有了时间能够着手巩固刚刚得到的巴蜀和汉中领土,一切似乎都在朝着诸葛亮《隆中对》战略演进。 但可惜,由于东吴的突然偷袭,荆州全境丢失,处于上升势头的蜀汉政权由盛转衰,而蜀汉的二号人物关羽也从此身首异处。 千百年来,人们一提到这场战役,总免不了会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妥,关羽北伐时始终防范着东吴,不仅沿江设立了烽火台,而且还留了不少兵力在后方驻守。 如果不是孙权采取了策反糜芳、傅士仁的计策,东吴能否在关羽回师前成功拿下荆州,还是个未知数。所以,真正导致关羽败亡的,不是“大意”,而是内部的反叛,其根源则在关羽的傲慢自大。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傅士仁则是刘备从幽州带出来的同乡,这两个人都是刘备的亲信,却不顾一切的投降了东吴,可见关羽对这两个人的欺压和轻视之深。 关羽的傲慢其实不光是对部属,即使是同僚,关羽也是十分轻视。比如那位被刘备封为后将军的黄忠,就被关羽嘲笑为老兵,还扬言“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而最为致命的,是关羽对孙权的轻视。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即一再强调东吴只能为援而不可图,作为镇守荆州的主将,关羽不可能不知道遭遇两面夹击的危险性。但关羽偏偏将诸葛亮的话抛诸脑后,最终落得惨死。 那么孙权在得到荆州后,为什么不把关羽关押起来,而是下令就地斩杀呢? 毕竟荆州无论在谁手里,都无法改变曹魏强而吴蜀弱的格局,后来刘备伐吴时,实力更强的孙权屈尊降贵去求和,也说明了孙权虽然想得到荆州,但却不想破坏这一同盟关系。 所以,对孙权而言,在得到荆州后把关羽关押起来才是最优选择,这样不仅手中有了筹码,而且为将来和谈留下一张王牌。但一向冷静的孙权,却在偷袭荆州前下令东吴将领“羽至即斩”。到底是什么让孙权如此愤怒呢? 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孙权曾打算与关羽联姻,结果被关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给怼回去了。但事实上这句话并没有让孙权起杀心,因为这原本就是孙权的计策,跟当年他把妹妹嫁给年过半百的刘备用意如出一辙,被关羽看破骂了回去,也没什么大不了。 而就在这件事情发生后,孙权还打算出兵帮助关羽攻打樊城,可见,孙权能屈能伸,他一心只想得到荆州,至于关羽,还没有起了必杀之心。 真正激怒孙权的,其实是关羽说的一句山西方言。 据《典略》记载:“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但在进兵速度上,东吴大军行进缓慢,结果“羽忿其淹迟,又自己得于禁等,乃骂曰:狢子敢尔!”正是“狢子”2个字彻底让孙权失去了理智。 狢子是三国时期山西、河南等中原区域辱骂南方人的最刻薄的方言,《魏书·僭晋司马叡》就提到:“中原冠带呼江东之人,皆为狢子,若狐狢类云”。 古代因为北方相对发达,而南方很多地方尚未开发,所以,中原士族常常搞地域歧视,宋朝时,南方人中了状元,结果寇准当着所有人面说了句“南方下国,不宜多冠士”。 可见,正是这种极具羞辱性的歧视性语言,让孙权彻底失去理智,当即开始部署偷袭荆州,在关羽战败,身旁仅有十余名随从的情况下,孙权依然不肯放过关羽,特意在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设下伏兵,并明令潘璋“羽至即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