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1969年:黑龙江戍边知青用手榴弹击沉苏联巡逻艇(2)

一是八岔岛发生的武装冲突事后看来只是个偶发事件,位于合江地区(现为佳木斯地区)的八岔岛不象珍宝岛、吴八老岛、七里沁岛那样是个中苏长时间武装冲突和争斗不停的热点地区,所以插队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我对这个事件发生的地点比较模糊,乃至遗忘。
     二是八岔岛事件中的知青民兵代表虽然曾经作为英雄在群众大会上宣讲过和苏军斗争的事迹,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就不再提起大肆宣传,所以我把它和1969年7月初呼玛吴八老岛上的知青民兵没有主动攻击因入侵搁浅在我岛边的苏联炮艇一事以及知青罗以民拿手雷吓退苏联炮艇的故事混淆起来了,认为知青炸沉苏联巡逻艇的这种匪夷所思几乎是天方夜谭故事可能仅仅是一相情愿的未经证实的传说而已。
    二、关于八岔岛武装冲突事件的各种描述
     1960-1970年代,中苏两国边界东段的争端和冲突主要是围绕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上岛屿的归属展开的。1922年中苏两国确定了共管黑龙江航道的事宜,但苏联从1920年代开始,占领了一些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岛屿如抚远三角洲(黑瞎子岛)等,和中方发生过冲突。东北沦陷后,1937年,因中国采金工人在黑龙江上我瑷珲县境内的干岔子岛被苏方赶走,日伪军队和苏军交火,击沉苏炮艇一艘,后确认该岛屿属于中国。尤其是1945年苏联红军进入东北进行暂时军事管制后,趁机把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边界线画到中国一侧的岸边,在个别地方竟然画在中国的江岸上,从而将应该属于中国的700多个岛屿中的600多个(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以及相应的水域等画入苏联地图或苏军的警戒区内,对进入这些地区从事生产活动的中国居民使用武力驱赶,甚至进行抓捕或开枪射击。中苏双方对这些岛屿的归属问题,已经有了争议。1949年以后的中苏友好时期,苏方也利用了我方长期不设边防的状况,经常进入中国岛屿作业。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恶化后,冲突逐渐升级加剧,不断出现流血事件乃至兵戎相见。
     在界江航行管理上,苏方违反有关协定,以中方没有技术和能力为借口,长期剥夺中方对航标的设置和管理权,并在一些中国岛屿上设立航标,而且是由苏方人员上岛进行维护管理。1954年9月,在联合检查航道时,中方代表王凤岐第一次向中苏航行联合委员会苏方代表提出:主航道中方一侧中国岛屿上苏方所设的全部航标应交由中方管理和维护,要求将黑龙江中游主航道我侧苏方设置航标的岛屿编号交给我方。苏方对后者表示同意,但以后又避及此事。这也是黑龙江上中苏纷争不断的原因之一。
     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一方面主张和平谈判、反对诉诸武力,另一方面也积极备战,毫不示弱。而1968年12月毛泽东要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在黑龙江又起到了加强边防的作用。1969年3月9日,一列载了1200名杭州知青专列路过哈尔滨前往合江地区。各地知青来到中苏边境地区后,立即被编入民兵进行军事训练。
     1969年5月开江后,知青和老乡遵照上级指示,陆续登上黑龙江上一些属于中国管辖但和苏联边防军发生过冲突的岛屿,一面种地抓鱼坚持生产,一面暗中携带武器站岗放哨保卫边疆。携带武器不是为了进攻和袭击对岸的苏联边防军,而是为了防备苏联边防军的武装入侵、挑衅或者绑架抓人。按照当时的思路,登上“争议岛”的民兵所携带武器应该都用麻袋、衣服等做了遮盖,这样可避免刺激苏方,因为苏方有时对“中国农民”登上一些“争议岛”采取默认的态度。如果苏方人员也想登上“争议岛”时,对岸苏联边防瞭望哨看见的大概就是一群种地农民,看到的赤手空拳的男女青年也不过十六、七岁,以为他们比普通老百姓更容易欺侮,就容易放松警惕。苏联方面可能对大批刚到的京沪津杭及黑龙江本省插队知青的动态和情绪缺乏深入了解。
     在黑龙江东部靠近抚远三角洲的同江县的八岔岛、董喀叭亮子岛上因为过去发生过苏联边防军上岛驱赶中国居民离岛的争端,在毛泽东“要准备打仗”的号召下,上级也要求来自杭州的男女知青武装民兵参加登岛行动。登上八岔岛的民兵人数和枪支不详,董喀叭亮子岛上的民兵有20多人,除了有一些仿苏制53式7.62mm步骑枪外,另携带仿苏制德普型53式7.62mm轻机枪一挺。他们在岛上生产劳动时,还有人划船在岛周边水域打鱼,负责联络警戒。很多知青是怀着保卫边疆的激情而来的,正盼着要有个表现自己英勇气概的机会,带着武器枪支上岛,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结果7月8日在八岔岛上真的和苏联边防人员打了一仗。这是珍宝岛冲突以来的又一场双方都开枪的武装冲突,不同的是发起自卫还击的不是中国边防军而是中国民兵,还有知识青年,甚至有女知青。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