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决战湘西芷江:1945年国军三大王牌围歼日军(4)

齐云(国民革命军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养子):(齐学启)被俘的这个遭遇,这个情况是由跳水逃脱的那个中国士兵带回来的,说了这个情况,他说齐将军怎么样,那个不是孙立人派那个军官在那个豆河上等他吗,一直等到很晚很晚,时间早过了,没有接到他。
     解说:报国从军,齐学启早有杀生成仁的准备,而这位铭记着家国大义的将军心中也载满侠肝柔情,抗战期间,齐学启曾率部在湖南整训,而当部队奉命转移时,齐学启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正重病在床,危在旦夕。
     齐云:那个部队行军往湘西撤退,往湘西方向到贵州去,每天早上坐吉普车赶部队,部队行军算它每天五十里,或者六七十里,到了防线边上,把部队人员坐吉普车打道还看,照顾、陪老太太,第二天一早上又坐吉普车又跟着部队前进。
     解说:齐学启忠孝两全的故事,至今仍在老家人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记。然而50年后,大洋彼岸一位美国医生的回忆,则让人们得以真正走进这位中国军人的精神世界。
     戈舒亚(二战学者):我是怎么知道这个人的,我是看到一封美国的来信,美国的来信就说,美国他说他是个飞行员,飞虎队飞行员,他是缅甸的战俘被日本人抓到,他说这个战俘当中有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他说其中有一个就是齐学启,他说齐学启这个人在他们这个俘虏营当中,有很多是美国人、英国人,但是他们的领袖是一个中国人,齐学启将军就是中国人。
     解说:时光再一次追溯到1942年的4月,齐学启带领伤员撤退,途中与部队失去联系,在更的婉江荷马林上游,齐学启遭遇日军。经过激战,十余名伤员全部英雄殉国,齐学启也中弹负伤昏迷不醒。
     齐云:日本人把这个竹筏拉到岸边来,这个一搜身,就齐将军他身上带了一些什么与军事有关的一些东西都扔到水里面去了,有一个本子没扔,放到裤口袋里面,日本人把这个本子找到了,一看,知道他是一个副师长,少将副师长,当时很得意的。
     解说:被捕之后,齐学启成为了仰光战俘营中军衔最高的战俘,自然也成了日军最急于拉拢的目标,得知齐学启被捕,汪精卫政府随即派人前去劝降,而说客正是齐学启当年在清华的恩师叶鹏。
     戈舒亚:齐学启说是我拒绝投降,我完全不跟你们合作,但是他对你们来跟我吃了一顿饭,给我又洗澡,还是表示感谢,那么说是那些中国的那些傀儡的政府的人的话,就变成了愤怒,就开始大声咆哮,他说这个时候齐学启的话,始终他那个脸上表现出一种平静的微笑,那封信写得很好,说表明齐学启在这场闹剧当中,他看这场闹剧当中得到了很大的享受。
     解说:劝降失败,一个血腥的暗杀计划开始启动,在暗无天日的战俘营中,绝望之下,人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战俘营中出现了内奸,同住的三名战俘决定暗中设防保护齐学启。
     齐云:一听他咳嗽就起来了,就陪着他去解手,后来齐将军知道了就批评他们,你们这样搞不行,这个让日本人是知道了,笑话中国军人怕死,这样一批评他们,这三个营长就不敢公开地陪着他,就暗暗地跟着他。
     解说:1945年3月,齐学启在一个深夜遭遇叛徒行刺,并在抢救时再遭毒手,最终含恨辞世。得知挚友遇难,孙立人托英军以专机空运其遗体回国,葬于云南沾益。1946年,齐学启忠骸最终迁回故土,安葬于岳麓山下。
    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湾,在他临终前一年,仍然念念不忘的一件事情就是要重新修葺挚友齐学启的坟茔。
     齐云:这条路就是通往齐将军的墓地,是1989年的时候台湾孙立人先生集资,他前后为了修这个墓大概是一万美金,这个美金除了孙将军出一部分,还有那些袍泽也出了。
     解说:在为齐学启题写的碑文上,孙立人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九载同窗同笔砚,十年共事共生死。实际上,对于那些曾同生共死的战友,孙立人从未忘怀。
    1945年升任新一军军长的孙立人,回国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驻地广州修建新一军将士公墓。
     梁振奋(国民革命军新一军老兵):日本人来修这个墓,修这个墓不是让他们整个墓让他们修,主要是修什么,土方,就是把路修好。
    记者:您说这个路是当时的日本俘虏修的,是吗?
     梁振奋:对对对,以汗还血嘛,这是陆军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当时的规模有多宏大,多宏伟,你看那个檐,你看都是琉璃瓦,你看这个是很气派的,这是我们掏钱的。
    解说:如今,新一军当年修建的白灵山公墓只剩残迹,而曾经的袍泽戎甲之谊,却永远留在了那些两鬓斑白的老兵心中。
     陈晓楠:在今天的中国,脚下不经意踏过的土地,在70年前就有可能是浸满了鲜血,植被茂密的山林,交错纵横的沟壑,可能曾经受过密集的炮火袭击,70年过去,曾经驰骋战场的王牌之师早已拥有了各自命运的结局,而他们曾经铸就的铁血辉煌已经化为尘土,回归大地,成为永恒。

(责任编辑:admin)